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区域经济>  正文

到2020年巴药产业链综合经济总产值达到100亿元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8-04-19 14:12:11  来源:四川新闻网

巴州区大罗镇铁炉垭村丹参基地

  近年来,巴中市坚定建设川东北规模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中药生产加工基地、中药物流集散地和市委四届五次全会提出的秦巴山区生物医药基地目标,以市场化导向、开放式发展,先后出台《巴药发展行动计划》《巴中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年)》《巴中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推进方案(2016-2020年)》,推进中药材产业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企业现代化,巴药产业发展成效明显。

   建基地强开发 巴药产业挺进百亿级风口

  巴州区金碑乡繁荣村里,村民苏长才还记得前几年每天要去地里割猪草,“种水稻、玉米,一亩地辛辛苦苦一年收入很少,只能喂几头猪,混个温饱。”

  2016年,金碑乡政府动员村民种植中药材,苏长才尝试种了3亩丹参,“半年就赚了6860元,还有1200元的土地流转费。”掰着指头算了算收入,苏长才十分满足,后来他又套种了皂角、白菊。

  不仅是苏长才,平昌县青凤镇龙井村9社建档立卡贫困户夏长富在丹参地里务工,一年就脱了贫。

  “巴中生态环境好,土壤酸碱度适中,适合中药材种植。”市巴药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药材种植是很好的选择。巴中历来有中药材种植传统,但由于村民种植零散不成规模,“单枪匹马”闯市场难成气候,中药材产业发展一直裹足不前。

  2016年6月,巴州区率先探索,在全省试点成立巴药产业发展局,保障巴药发展有独立机构抓,有专门力量推。去年,市委市政府建立巴药产业推进专班,构建“市县(区)一体、部门联动、银企互动”工作体系,立足我市独特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区位优势、后发潜能和中药材产业基础,优选中药材发展路径,稳步推进种植基地建设,确保到2020年建成巴药基地100万亩,全产业链综合经济总产值100亿元。

  “面积达100万亩后,不再扩大规模,重心转向医药工业、养生保健和医药流通等全产业链的深度开发,致力于打造川东北地区医药健康产业新高地。”市巴药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要将巴中建设成为“引领川东北,辐射秦巴山”的医药经济强市。

   创新发展路径 把农民联结在巴药全产业链上

  天刚亮,家住巴州区白庙乡茅垭村的贫困户陈正良就起床了,先到自家丹参地里巡视一圈,然后去镇上3000多亩的巴药基地里务工。

  “去年我家种了近3亩丹参,全部卖给了村里的合作社,1亩多就有6000多元的收入。”陈正良说,农闲时还可以到合作社的园区里务工,活儿多的时候,一个月能挣将近2000元。

  “发展产业不能脱离群众,还要探索如何把群众联结在巴药全产业链上。”巴州区巴药办陈彬介绍,把农民联结在巴药全产业链上,鼓励普瑞制药、三强药业、百顺药业、千方药业等市内外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在各区县建中药材种植基地(园区),形成“企业+基地”发展模式;培育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聘请或培育专业人员规模化发展中药材,形成“合作社+基地”发展模式;加大百姓种植中药材技术指导,引导农户适度规模发展中药材,形成“农户+基地”发展模式,积极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三方合作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最终形成“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近年来,巴州区围绕巴药产业沿链招引龙头企业,不断完善龙头企业与专合组织、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推动龙头企业与专合组织、农户由简单订单关系向合同契约关系、合作制、股份制等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发展。同时,建立巴药发展联盟,吸纳巴药发展主体,强化信息共通、资源共享、品牌共塑,推进政府、企业、市场、消费者四轮齐驱,四力齐发,促进产业规模化、组织化。

本文已收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