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房地产>  正文

中国央行频繁表态并展开行动 二次加息风声骤紧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1/10/2010 09:57:00   来源:FX168

  在周二(11月9日)一天时间内,中国央行(PBOC)的两位副行长及货币政策委员在不同场合表达了对通胀的担忧,以及对美国推出二次量化宽松政策的不满,与此同时,周二公开市场一年期央票发行收益率意外上扬逾5个基点;而中国央行下属的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SAFE)则发出通知,明确加强对外汇资金流入的监管。对于日益加大的通胀和热钱流入压力,中国央行等部门已不限于口头上表达关注,更是以实际举措显示政策收紧的趋势,以及严控热钱流入的决心。

  国家统计局将于周四(11月11日)公布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等重要经济指标,最新权威调查显示,预计10月CPI涨幅将在9月3.6%的高位上再创两年新高至4%。同时因内需恢复和原材料价格上涨,预计10月PPI涨幅将扩大,结束连续四个月的递减态势。有分析师指出,一旦数据显示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加上近期官员言论及当局行动,年内第二次加息可能很快将到来。

  随着物价形势日趋严峻,中国货币政策也开始进一步收紧,中国央行此前已自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步上调0.25个百分点,这是近三年来首次加息。

  中国央行副行长杜金富周二表示,在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前提下,中国央行高度关注通胀和各项经济指标的变化。

  他强调,中国信贷持续扩张的动力仍然较强,与此同时,流动性过多、通胀、不良贷款、资产泡沫等周期性宏观风险明显加强。此外,跨境资本的流动蕴藏潜在风险。

  另一副行长马德伦周二也表示,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他国的不利影响已体现出来,要警惕由此引发的通胀,以及新兴国家国际收支压力和资产泡沫;“我们不会放任通胀”。

  与此同时,央行周二发行的320亿元人民币一年期央票,对应参考收益率上涨逾5个基点至2.3437%。在10月经济指标即将公布的敏感时期,央行出乎意料地允许央票发行利率走升,再度强化了市场的紧缩预期。

  美联储(FED)上周三(11月3日)推出了备受争议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承诺在明年年中前进一步购买6,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这一决定引来拉美和亚洲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决策者各方批评,认为美联储印钞票恐将削弱美元、拉高商品价格、并让投资资金失控地涌向新兴市场。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周二称,为防范跨境资本流动带来的金融风险,将对银行按照收付实现原则计算的头寸余额实行下限管理;来料加工收汇比例统一由30%调整为20%。昭显在外汇流入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中国的外汇管理趋紧。

  此举进一步规范了贸易、外商直接投资、返程投资、境外上市等渠道的资金跨境流动,特别是加强了对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短期外债的管理,强化了银行在办理外汇业务时的真实性审核义务,有利于进一步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资金流入和结汇,防范“热钱”跨境流入带来的金融风险。

  一年期央票发行收益率意外抬高,是迫于资金回笼难度的选择,还是再度加息的先行指标一时众说纷纭。但综合看来,料央行为了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抑制通胀,或优先采行数量型调控工具收紧流动性。

  华中一银行交易员表示,央票发行收益率的意外走扬,很可能就是加息的前兆,因为以前都是先调央票,再调利率的。

  而华南一银行交易员则指出:“市场对紧缩政策虽有预期,但估计近期再次加息的可能性不大,刚加完息,总要看看结果吧。”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周三(11月10日)表示,估计今年的CPI涨幅要稍微高于年初制定的3%目标,物价形势比想象的严峻,但强调今年有信心控制好物价。这也是国家部委有关负责人首次表示今年物价涨幅会超3%。

  近期,外界对于中国可能在年内再次加息的预期也因此有所升温。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上周五(11月5日)表示,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会对全球经济带来副作用,可能导致游资向中国异常流动。

  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上周五发布报告称,中国可能在年底前再次加息。世界银行(World Bank)则在上周的报告中建议,为了抑制通胀预期,中国需要进一步上调利率。

  相关新闻:

  发改委表态3%红线失守 市场二次加息预期升温

  CPI或超3%发改委首次称 高通胀不减抬升二次加息预期

  股市火爆不急还房贷 加息未导致提前还贷潮

  央行称货币超发不可避免 否认会出现高通胀

  央行: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