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将设6大功能片区住宅只占25.2%
6大功能区中住宅占25.2%
下关滨江产业集聚区的规划范围,南至中山北路,北至南京长江大桥,西至长江,东至大桥引桥和惠民大道,总用地面积约236公顷。
昨天记者从规划部门了解到,《详规》已经将这236公顷分成了六大功能片区。该区域规划居住人口为283万人,住宅用地只占到总面积的25.2%。
下关电厂将变工业地景公园
据介绍,下关电厂和肉联厂都是民国时期的工厂。规划对它们有了明确的改造计划。下关电厂将以工业建筑为地景,做成一个工业地景公园。而肉联厂将成为“滨江创业SOHO区”的起点。也就是该厂在改造后将作为办公区出租,做成一个“创意文化园”。
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大马路,沿线仍然保留了原江苏邮政管理局、中央银行、南京港客运站等一批有特色的民国建筑。在这一轮开发中,这里将保留民国建筑,并以天光里历史街区为核心,创造具有历史印记的传统城市肌理,创造小尺度街道的商业氛围。此外,南京西站计划改造成铁路博物馆。
老江口将建4万平米“水湾”
南京虽拥有丰富的滨江资源,但多少年来一直是“城不见江、江不见城”。新规划将改变这一状况。根据规划,下关滨江产业集聚区的江岸线上,除了将建多层次的亲水平台外,老江口还将建设约4万平方米“水湾”,从中山码头到老江口的长江岸线边,还打算建设供市民步行的滨江平台。
有的限高24米,有的限低300米
据悉,从阅江楼到大桥之间,建筑物高度将基本控制在35米及以下,并且靠近江和靠近山的地方建筑都要逐步走低。靠近大桥的方家营和铁路桥区域将重点考虑与幕府山的关系,高度控制在50米;大马路一带,建筑必须控制在24米以下。在中山北路的北边、中山码头东侧,这一块滨江中心区大约8000多平方米,规划限定建筑物的最低高度就得高达300米!
保障
确定1.4万套保障房 首含公租房
未来的繁华“外滩”,目前却是全城最大棚户区。记者了解到,下关滨江老城的改造项目,涉及到的拆迁量很大,涉及拆迁居民1.2万户;200多家企业需要搬迁,“腾笼换鸟”。对此,南京市副市长陆冰表示,拆迁工作一定要“阳光、规范、依法”,将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为此,下关区政府已向南京市政府立下了“军令状”,要将下关的老城改造做成全市阳光拆迁的示范工程。
为了让居民在老城改造中得到实惠,将通过提供经济适用房、中低价商品房、产权调换房、公租房等多种形式改善危旧房片区老百姓的居住条件。其中,公租房是第一次在拆迁安置保障房中出现。有关人士介绍,以前的拆迁工作中也经常会遇到,居民家原先的房子面积就非常小,拿到拆迁补偿也买不起新房,就可以通过租很便宜的公租房解决居住问题。
据了解,为了解决好拆迁安置的问题,目前已确定1.4万套保障房源,分布在南京目前在建的迈皋桥创业园等四大保障房组团。
滨江地区老城改造还涉及了众多企业,其中重要工企单位就有95家。包括南京人的“粮袋子”南京粮油批发交易市场、“肉筐子”南京金厨肉类批发交易市场、“鱼池子”南京惠民桥农副产品市场。为确保正常供应,三大市场将异地重建或者同业整合,目前市规划局就选址已提出初步方案,争取一年左右就建成营业。对搬迁给市场和经营户造成的损失,将给予适当扶持和优惠政策。
“还清旧账、不欠新账。”陆冰表示,此次改造将污染企业搬出去,就是淘汰低端产业,提升品质,新引进的企业必须是环保的高端产业,将生产岸线转为宜居的生活岸线。(记者 孙兰兰)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