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加速推进公租房和户籍制度改革,抢占制造业转移先机的同时,同为城乡统筹综合试验区的成都,也在开展一场以土地改革推动房地产改革的尝试。
8月12日,成都市农村产权交易所大厅人声鼎沸。来自66公里之外的成都蒲江县农村土地综合项目公开拍卖到了截至报价的最后一天。这是《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土地交易制度促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意见(试行)》出台后,首个面向公众的建设用地交易项目。
“地改”试水
据了解,此次挂牌的蒲江县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涉及五个村,共计面积超过49000亩,竞买不仅面向政府部门,也面向包括房地产企业在内的社会投资人,竞买起始价为15万元/亩。
此前,农村建设用地的流转仅限于成都各区县的土地部门之间。如去年12月底,成都有16000余亩农村建设用地指标公开拍卖,交易对象限定为各区县国土部门,经过这道中间程序后,土地才能再转到房地产商等企业和机构手中。
成都地产业界预计,一旦农村建设用地的指标流转从限于国土部门之间,正式扩展到直接面对企业,一个庞大的农村建设用地交易市场将被激活。近几年,成都城乡统筹新增的后备建设用地指标达65万亩,而2009年成都的国有土地供应量仅在1万亩左右,如此巨量的建设用地大规模入市将整体拉低地价,从而有望平抑房价,这与重庆推行的“地票”制度如出一辙。
所谓地票,指包括农村宅基地、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公益事业用地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经过复垦并经土地管理部门严格验收后产生的指标。
然而,在成都市国土局看来,推行集体用地的公开拍卖,主要还在于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建设用地指标的紧缺和资金的束缚。此前有人统计,成都范围内有接近600万农村人口,如果全部转移,仅住房安置所需资金支出就在900亿元以上,这部分支出除了财政投入之外,大部分还需要以市场的方式解决。
按照成都市政府的战略,农民向城镇集中主要分3种类型:在5个中心城区建设完全与城市接轨的农民新居工程;在郊区以重点镇为主推动农民向城镇集中,城镇新型社区工程构成重点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边远山区,根据区情适度引导农民向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居住。
为了形成土地的规模集中,成都在此之前先行实施户籍改革。据了解,成都户籍改革的一个核心便是鼓励农民放弃土地,向城区集中。按成都市房管局方面的说法就是,农民自愿退出原农村宅基地进入城镇购买公寓房的,还可享受相邻区位经济适用房的优惠政策,成都实施的农民可以租房入户政策,还能解决劳动力在全市范围内实现全域迁移。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