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房”已经退市了,美国国会仍未给出明确道路;而中国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也在试图转型,所谓“共同账户”只是把风险转嫁到纳税人身上,转型中的政策性职能仍然要保留。大望京村创造了53天腾退搬迁的奇迹搬迁的奇迹搬迁的奇迹大望京村创造了53天腾退搬迁的奇迹搬迁的奇迹搬迁的奇迹。
近日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准。为了解决信达转型的“历史包袱”,将会设置一个信达与财政部的“共同账户”,将其2000多亿元巨额挂账损失剥离至此账户,存续时间初定为10年,同时信达所欠数百亿元央行再贷款也将停息挂账。
那么,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市场化转型道路是否就不存在问题了呢?
毒资产不会因为转移就会毒性减弱,美国的“两房”就是一个毒资产的聚集库,最终的结局还是要纳税人买单。信达与财政部推出的“共同账户”本质上也是把毒资产转移到纳税人身上,与“两房”并无本质差别。未来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路在何方?
“共同账户”仅在转嫁风险
回顾历史,1999年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正式成立,分别收购、经营、处置来自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约1.4万亿元不良资产。其本质是剥离银行体系的坏账,让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轻装上阵。
当年,这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的存续期被定为10年,原则规定2008年前全部不良资产处置工作将全部完成。到了2006年年底,四家公司就分别向财政部上报各自的转型方案,在长期探索后,最终明确统一向金融控股集团转型,并且从信达开始试点。
政府设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的目标有三个:一是控制银行风险;二是促进国企改革;三是有效解决历史遗留的不良贷款问题。从四家公司的运作来看,这几个目标都基本得到了实现,到目前为止,10年前四家公司承接的1.4万亿不良贷款,在形式上已经基本处理完毕。然而,在实践中还有不少问题,使得当前四家公司的商业化转型颇值得商榷。
从某种意义上说,过去商业银行产生的不良贷款,并未真正通过市场化方式处理完毕,而是把风险和责任转移到了四大公司身上。据分析,各大银行把不良资产交给四大公司处置后,其回收的近3000亿元现金仅仅够用作支付当时为此发行的债券和央行再贷款的利息。事实上,这也相当于从时间上把风险向后推迟。
目前,所谓“共同账户”的改革试点,不仅是进一步明确了风险和责任最终由政府和纳税人来承担,而且继续把处理历史问题的时间再次推后。因此,客观上讲,希望四大公司以市场化方式处理不良贷款的改革并不彻底,只是转变了政府承担风险的方式。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