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房地产>  正文

楼市调控渐入深水区 中央趋严地方趋缓?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11/2010 16:07:0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楼市的调控步入深水区,形势变化再度引发进退争议。

  自4月17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简称“新国十条”)已近两个月,楼市降温效果显著。有关的数据显示,5月份,京沪深三地楼市成交量集体大幅下行,均已跌至历史最低水平,其中京沪二手房成交量环比降幅均超过五成。尽管一手房价格坚挺,但二手房价格已经明显松动。

  但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中央的高层近期频繁表态对当前经济增速的担忧,楼市和经济全局的关系此时亦显得十分微妙,毕竟房地产业在去年我国成功实现“保八”目标中贡献突出。而今愈发严厉的楼市调控,是否会引发经济的第二次探底?更因此导致放松或取消楼市调控呢?

  

 业内人士认为,对房地产行业进行调控,是符合当前的国内外环境的,或许短期内这会对经济增长造成一定影响,但长期来看有助于实现经济转型和调整经济结构,随着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及制造业的回升,也将填补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中央应该下决心一次性调整到位。

  中央趋严地方趋缓?

  新政的发力使得一线城市的楼市遭遇“黑五月”。有关数据显示,5月份,京沪深三地楼市成交量集体大幅下行。与此同时,房价的议价空间加大,成交价格普遍下降。

  在这一系列变化的背后,是中央调控政策的日趋严厉和明朗,税费、信贷政策相继出台。“新国十条”中明确要求,发挥税收政策对住房消费和房地产收益的调节作用。5月26日,国税总局发布《关于土地增值税清算有关问题的通知》,强调要求土地增值税从严清算,并明确了土地增值税清算过程中的若干计税问题。尽管业界一直期盼的“房产税”仍悬而未决。

  而6月4日,住建部等三部委发出通知,对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中第二套住房认定标准进行了规范。通知明确,对于二套房的认定不仅要以家庭为单位,同时执行认房又认贷的严厉政策。“今年以来,楼市无疑是调控力度最大也是最严厉的领域。”安邦集团高级分析师贺军表示。

  但在中央调控力度加大的同时,地方楼市新政却呈现另一番场景。北京4月30日率先出台“京十二条”,其中有关“限购令”的条款措辞严厉,似乎更甚于“新国十条”。

  地方版的执行力度将大于中央版?但进入5月后,根据各地方楼市细则的陆续发布,调子却明显趋向“温和”。包括深圳、浙江、广州和重庆等地的严厉程度均低于预期,尤其是上海一再推迟出台调控细则。新华社曾发文指出,尽管已出台的地方版楼市调控细则均在中央调控的大框架内,但一些地方政策刚性不足,余地充分,调控成效不容乐观。

  市场中的部分迹象似乎也印证着政策的“温和”预期。绝大多数的开发商新盘定价未现降价,甚至稍有涨价;一线城市二手房市场房源挂牌量,较新政颁布初期明显回落;部分城市土地市场有重燃之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表示,本轮房地产调控将是我国第二次房地产、住房制度改革的一个起始。2009年经济实现V形反弹,政府的刺激和调控功不可没,但是房价也随之高涨。他认为,如果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的房价不降或者是降得不够,房地产调控政策就不会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