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进出口数据>  正文

今年5月份我国消费品进口同比增速明显加快 跨境电子商务仍需进一步规范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6-11-22 01:02:49  来源:海关信息网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5个月,我国进口消费品[1]3590.3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0.8%,占我国进口总值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7.9%提升至9.3%。

  一、今年5月份我国消费品进口的主要特点

  (一)5月进口值连续第7个月同比增长,且增速明显加快。去年11月份起,我国消费品单月进口值保持同比增长态势。其中,今年5月份进口786.2亿元,环比增长6.8%,同比增长21.3%,增速较上月加快18.3个百分点(下图)。

  

  (二)逾7成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以海关特殊监管方式进口增速低于总体。5月份,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消费品573.8亿元,增长26.1%,占同期我国消费品进口总值的73%,比重提升2.8个百分点。同期,以海关特殊监管方式进口152.2亿元,增长13.2%,较同期我国消费品进口总体增速低8.1个百分点,占19.4%。此外,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45.4亿元,增长0.9%;以免税品方式进口9亿元,增长17.9%。

  (三)欧盟为最大进口来源地,自韩国进口出现下降。5月份,我国自欧盟进口消费品322.6亿元,增长27.7%,占同期我国消费品进口总值的41%。同期,自美国、东盟和日本分别进口115.3亿元、83.7亿元和48.1亿元,分别增长9.1%、14%和16.9%。此外,自新西兰进口22.4亿元,增长6%;自韩国进口18亿元,下降11.7%。

  (四)乘用车进口由降转增,肉类进口大幅增长。5月份,我国进口乘用车249.2亿元,由去年同期的下降36.3%转为增长13.1%,占同期我国消费品进口总值的31.7%。同期,进口医疗保健品91.1亿,增长19.3%;进口肉类64亿元,大幅增长98.3%。此外,鲜、干水果及坚果和水海产品分别进口40.5亿元和34.2亿元,分别增长7%和15.5%(下表)。

  

  二、今年5月份我国消费品进口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进口消费品需求日益提升。今年5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61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继续保持2位数增长[2]。据AC尼尔森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05,位列全球第六;其中消费意愿指数从去年第四季度的49提高至52,为2013年一季度以来的最高纪录[3]。国内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对进口消费品的需求旺盛,带动我国消费品进口增长。

  (二)乘用车“去库存”效果逐步显现,带动汽车进口量增加。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我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1%,较上月下降6.9个百分点,为去年9月以来的最低值[4],进口车市场“去库存”效果逐步显现。加上今年“五一”小长假以及各地的春季车展期间,各项促销措施较好地刺激了5月进口车销量,带动汽车进口量增加。今年5月份,我国进口乘用车249.2亿元,由去年同期的下降36.3%转为增长13.1%。

  (三)国内肉类供给缺口加大,刺激肉类进口加快。今年一季度我国猪肉产量1466万吨,同比下降5.9%[5],国内猪肉产量减少,但猪肉消费依然维持增长态势,十三五期间年均增幅预计为1.2%[6],供应缺口出现扩大。同时,我国牛肉供应也存在不足,据统计,国产牛肉供应仅占全国消费总量的70%,其余30%需要通过进口补充[7]。国内肉类品种均存在供应缺口,推高国内市场售价,内外价差拉大刺激肉类进口加快。今年5月份,我国肉类进口增速高达98.3%。

  三、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个人代购货源无质量保证,跨境电子商务有待进一步规范。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新税政策正式实施后,天猫、京东、亚马逊中国等大型B2C平台电商的卖家均已实现工商注册并正常纳税,电子商务发展日趋规范。但是,目前尚有C2C平台的中小卖家、个人网店和部分个人微商等未实现工商注册。这些商家的上游货源多是由个人买手或专门团队向海外零售商代购,而非真正打通供应链获取货源,无品牌授权,无质量保证。非正规渠道进口消费品流入市场,一方面占用了正规企业的市场资源,影响正规企业的正常盈利,导致其市场开拓的积极性下降,不利于消费品进口增长;另一方面,低价劣质产品涌入市场,将增加消费者对国内消费环境的担忧,进而加剧消费外流现象。

  (二)内外销产品标准存在差异,内销产品竞争力亟待增强。由于我国部分产品的国内标准相对国际标准偏低,标准差异导致内销产品与出口产品的质量“落差”问题长期存在,而这种情况越来越无法满足国内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近两年我国消费外流现象日趋严重[8]。2014年和2015年,我国居民境外消费金额分别达到1万亿元和1.3万亿元,其中,境外购物支出占到50%左右,所购物品从珠宝等高端消费品向奶粉、家电等日常生活用品扩展,不少产品是“中国制造”的出口产品满足我国居民消费升级需求的同时,对于促进消费回流、扩大国内消费具有积极作用。[9]。近期,国家发改委出台“十大扩消费行动”,提出实施进出口消费品和食品质量安全、出口食品企业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各地质监部门已陆续出台相关措施[10]。“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将缩小内外销产品的质量差距,

  


  [1] 本文中的“消费品”范围为SNA(国民账户体系)核算体系中界定的“消费品”概念。主要包括食品、衣着鞋帽、日化用品、电子电器、家具、交通工具、文化娱乐产品等7 大类产品。

  [2] 国家统计局网站。

  [3] 中国新闻网:《尼尔森: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创新高》,2016年5月31日。

  [4] 盖世汽车网:《5月库存预警指数51% 年中冲刺或致6月反弹》,2016年6月6日。

  [5] 一财网:《一季度生猪存栏、出栏量仍负增长 业内称二三季度肉价将高位涨速趋缓》,2016年4 月15日。

  [6] 中国饲料信息行业网:《2016年第18周畜禽产品价格涨跌分析》,2016年4 月29日。

  [7]  中国报告大厅:《2016年牛肉市场竞争及布局分析》,2016年3月10日。

  [8] 人民网:《把消费留在国内 认监委推出“同线同标同质”交易平台》,2016年3月17日。

  [9] 中国新闻网:《优质产品缺失 工业消费品如何夺回消费者》,2016年6月15日。

  [10] 央广网:《我国将力促产品“同线同标同质” 食品、消费品和出口产品一样棒》,2016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