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进出口数据>  正文

今年4月份我国棉花进口量大幅减少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6-08-19 11:30:17  来源:海关信息网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4个月,我国进口棉花28万吨,比去年同期(下同)减少54.1%;价值31亿元人民币,下降51.6%;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1.1万元,上涨5.5%。其中,4月份当月我国进口棉花7万吨,减少56.4%;价值7.6亿元,下降56.2%;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1.1万元,微涨0.5%。

  一、今年4月份我国棉花进口主要特点

  (一)月度进口量保持低位,进口均价同比上涨。今年以来我国棉花月度进口规模持续低位运行,延续2014年1月份以来的同比减少态势,4月份月度进口量为7万吨,同比减少56.4%,环比增加21%。与此同时,进口均价告别连续19个月以来的同比负增长趋势,今年以来同比均保持上涨,其中4月份当月进口均价为每吨1.1万元,同比微涨0.5%,环比下跌5.9%(下图)。

  

  (二)海关特殊监管方式与加工贸易进口平分秋色。今年4月份,我国以海关特殊监管方式进口棉花2.6万吨,减少70.4%,占同期我国棉花进口总量的37.4%。同期,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2.6万吨,减少40.4%,占36.8%;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1.8万吨,减少37.9%。

  (三)美国为最大进口来源地,自乌兹别克斯坦进口逆势增加。今年4月份,我国自美国进口棉花2.2万吨,减少78.7%,占同期我国棉花进口总量的31%。同期,自乌兹别克斯坦进口1.2万吨,增加38.6%,占16.8%。此外,自喀麦隆进口8645吨,增加63.6%;自印度进口8052吨,减少67.8%。

  (四)民营企业进口量占比逾半。今年4月份,我国民营企业进口棉花3.6万吨,减少60.5%,占同期我国棉花进口总量的50.9%。同期,国有企业进口1.8万吨,减少46.8%,占25.6%。此外,外商投资企业进口1.6万吨,减少55.4%。

  二、今年4月份我国棉花进口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

  (一)去库存政策背景下我国严控进口配额。为引导市场消化国内棉花库存,2015年开始我国严控进口配额,除发放按照加入WTO承诺的89.4万吨的进口配额外,不再增发关税内的进口配额。2016年继续执行该关税内配额未作增加,关税内配额的进口税为1%,其中67%给予非国营贸易公司,国营贸易比例为33%,而棉花滑准税进口成本已经高于国内棉花价格,进口受到制约[1]。在配额收紧的政策背景下,企业使用进口额度指标更为谨慎。

  (二)国储棉轮出政策落地,产业链压缩库存。2016年国储棉轮出政策已落地,国储棉以公开竞价的方式挂牌出售,在轮出价格方面,规定销售底价随行就市动态确定,与国内外棉花现货价格联动,由国内市场棉花现货价格指数和国际市场棉花现货价格指数各按50%的权重计算确定,且每周调整一次[2],轮出价格的制定打开了国际国内棉价的联动渠道。在国储绵入市棉价下跌的预期下,棉纺织产业链各环节尽力压缩库存,等待储备棉出库[3],对外棉需求不足,外棉进口量相应减少。

  (三)国内外棉花价差收窄,外棉价格优势减弱。4月,受国储棉轮出供应充足影响,国内棉花均价小幅走低,国内外棉花价差收窄,外棉价格优势减弱,企业采购外棉热情下降。4月29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 3128B)为每吨12372元[4],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M)为71.93美分/磅,进口棉折人民币进口成本(1%关税)12089元/吨,低于同期中国棉花价格指数283元/吨,较上月同期价差缩小248元,滑准税下折人民币进口成本为13872元/吨[5]。

  三、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高库存限制发展,警惕“水坝效应”负面影响。当前世界棉花库存的60%在中国,另外,水稻库存的40%、小麦库存的30%、玉米库存的50%也在中国,远高于中国实际必要的消费量。中国大宗农产品库存偏高,导致中国农产品的高价格,降低了中国推动WTO农产品谈判主动力,减弱了中国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引领作用。[6]另外,为了维持高库存,国家对内采取了使用最低收购价格收购,加以各种补贴等财政支持政策;对外控制市场准入等措施,导致库存内外差距过大,形成“水坝效应”。“水坝效应”在短期内可以保障农民收益,提高农作物产量,但如果水坝落差过大,易带来降低中国农产品竞争力、刺激农产品走私行为、加大政府财政负担,以及影响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完善、降低市场配置资源、优化农业结构功能等负面效应6。

  (二)棉纺行业供给侧和需求侧矛盾突出,种植和生产方式亟待改变。在我国棉纺织行业中,“产不对需”是行业发展的瓶颈,我国棉花市场低端产品供过于求,优质棉花供给却凸显不足,纺织企业频现“无米下锅”,棉纺行业供给侧和需求侧矛盾突出,粗放型的种植和生产方式亟待改变。只有在供给侧改革中实现“有效供给”,才能缓解棉纺市场供需失衡态势,优化棉花产业链,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1] 数据来源于:新浪财经《方正中期:棉花去库存 上涨仍并不容易》2016年4月27日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future/20160427/220824627666.shtml

  [2] 数据来源于:中国纺织网《纺织服装:国储棉轮换政策出台,储备棉投放常态化、竞拍底价随行就市》2016年5月5日 http://info.texnet.com.cn/detail-568695.html

  [3] 数据来源于:中国新闻网《需求不稳 国储棉火爆成交难延续》2015年5月10日

  http://finance.chinanews.com/cj/2016/05-10/7865183.shtml

  [4] 数据来源于:新浪财经《4月29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2016年4月29日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6-04-29/doc-ifxruaee5118885.shtml

  [5] 数据来源于:中国棉花网《中国棉花市场周报:4月25日-4月29日》2016年5月4日

  http://www.cncotton.com/sy_59/scbg/201605/t20160504_559458.html

  [6] 数据来源于:中国日报中文网《去库存助中国引领WTO农业谈判》2016年5月12日

  http://cnews.chinadaily.com.cn/2016-05/12/content_252440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