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进出口数据>  正文

今年1-5月大连关区棉花进口量价齐跌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6-07-01 10:30:11  来源:海关总署

今年1-5月大连关区棉花进口量价齐跌

  据海关统计,今年1-5月大连关区进口棉花1316.3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同)减少57.7%;价值1451.4万元人民币,下降58.6%;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1.1万元人民币,下跌2.1%,全部是外商投资企业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

  一、今年1-5月大连关区棉花进口特点

  (一)5月当月进口量继续减少,进口均价明显下跌。今年5月当月大连关区棉花进口量为324.6吨,同比减少59.9%,环比减少24.9%;进口均价为每吨1万元,同比下跌31.7%,环比下跌6.5%。

  (二)主要自美国、澳大利亚进口。今年1-5月大连关区自美国进口棉花748.7吨,减少58.8%,占同期大连关区棉花进口总量的56.9%;自澳大利亚进口567.6吨,占43.1%,去年同期无进口记录。

  二、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巨大棉价差击垮纺纱企业。2011年起,国家连续三年实行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内外棉价差扩大至5000元/吨,在棉花配额体制下,国内棉纺织企业不得不承受高额生产成本,此时,大量低价的印度、巴基斯坦棉纱涌入国内市场。2013年,大量以中低支棉纱为主要产品的中小型企业因资金周转不畅、缺少订单而无法正常经营,棉纺织集群地区关停现象尤为突出。据海关统计,2015年进口纱数量达234万吨,较2011年净增加153万吨,其中30支~47支精梳纯棉进口量增长尤为突出,进口纱逐渐占领中高支纱市场[1]。

  (二)棉花供需矛盾日益突显。尽管全球棉花预期减产,但下游需求疲弱格局未改,且棉花库存高企,棉花的基本面短期难有好转,未来全球进入一个较长的去库存阶段,预计国际棉价维持弱势格局;国内方面,尽管新年度棉花种植面积预期继续下降,且棉花和棉纱进口均出现下降,缓解国内供应充裕的局面;但面对高企的库存,棉花市场供应充裕;下游需求仍旧低迷,纺织服装出口表现欠佳,纺织行业原料库存保持低量,棉花市场购销迟缓,总体上棉花基本面仍旧偏空。

  (三)棉制纺织品国际竞争力削弱。近五年来,我国棉纺企业饱受原料、劳动力等高成本困扰,产品价格优势不断削弱,2015年我国棉制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额同比下降9.7%,较2014年降幅扩大5.6个百分点。而印度、巴基斯坦以及越南等国家的纺织产业,依靠棉花、劳动力等方面成本低的优势,再加上产品出口发达国家零关税的比较优势,发展十分迅速,除了纺纱业十分活跃外,其面料、服装产业也快速成长,未来中国棉纺织与周边国家的外贸竞争将愈发激烈。

  为此建议:一是强化政策引导,发挥市场作用,优化国内棉花产业结构;二是建议棉花配额管理方式改革,减少政策对棉花市场的干预,实现棉花上下游的市场化;三是建议对进口的棉纱、棉坯布实行跟进口棉花同样的管理办法。

  (大连海关)

  


  [1]中国纺织网:大代表张士平:加快棉花体制改革 放开棉花进口配额

  http://info.texnet.com.cn/detail-559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