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交通运输>  正文

轨道交通:缓解交通压力 促进经济大发展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16/2015 12:09:27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作为城市的生命线,城市中的轨道交通建设将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出行、工作和生活。不仅与老百姓息息相关,城市轨道交通也是世界公认的低能耗、少污染的“绿色交通”。同时也是解决“城市病”的一把金钥匙,对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对于新近扩充的城市轨道交通进行解读。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介绍,2015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总投资将超过去年2857亿元。

  据了解,发改委已梳理提出了68个拟新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这些项目将在2015年到2017年开工。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轨道交通里程大概有3000多公里,目前国务院已经批准修建城市轨道的城市数字为39个,而这个数字将在2020年达到50个,届时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总里程将达到6000公里。

  据悉,发改委将抓紧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且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成为四大项目工程包之一。

  缓解交通压力  拉动经济明显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快捷高效、安全舒服、节能环保的大容量城市客运交通方式。由于大城市普遍存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土地资源等短缺问题,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被广泛认为是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有效途径。”华商书院行业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孙海红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投资城市轨道交通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也较为明显。从新世纪开始,国家首次把“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列入国民经济“十五”计划发展纲要,并作为拉动国民经济,特别是大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

  清华大学新经济与新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昶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经济下行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像轨道交通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较大,能在短期内起到拉动经济的作用,为此,发展轨道交通无疑也给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后劲。

  优品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罗钊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投资巨大、建设工期长、影响深远的城市基础建设项目和社会公益事业,能够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结构。它所提供的服务关系到市民的生活质量,与通讯、自来水、燃气等其他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国务院此次批准的39个城市,以及未来的50个是属于基础设备建设,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属于长周期的重大项目工程。

  从国务院批准的城市数字来看,其对经济的刺激措施也将是长期的,未来有望长达5~10的时间。

  罗钊预测,到2015年前后,全国将建设87条地铁线路,总里程2500公里,总投资近万亿元,年拉动经济增长约0.25个百分点,对城市的经济发展拉动是长期的。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统计,2013年末,中国累计有19个城市建成投运城轨线路87条,运营里程2539公里。2013年实际新增2个运营城市、16条运营线路、395公里运营里程。

  据了解,2014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总投资达到2857亿元。2014年,中国有13个城市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新线,长沙、宁波、无锡三市为首次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新增里程共计386公里。有专家预计,城市轨道交通总里程在今年底达到3500公里。

  “适度超前”

  是城市轨道建设的原则

  在我国不断增加城市轨道交通的投入,使得人们在出行方便、刺激经济的同时,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出了“大跃进”建设的担忧。

  罗钊介绍,我国一线城市城市轨道交通路网密度远低于世界其他大型城市。以北京、上海为例,路网密度分别为0.265和0.290公里每平方公里。与伦敦、东京、纽约等国外主要城市相差巨大。从人均拥有量上来看,北京、上海的市区人口是巴黎的2倍以上,但轨道交通路网长度仅为其一半。我国一线城市轨道交通尚需建设,各二三线城市在深度城镇化的背景下,将面对或正在面对人口的爆发,需要建设大量的轨道交通设施。

  罗钊还表示,“跃进式”的建设也有着潜在的风险,城市轨道主要是看投资收益能否达到平衡,如果这些城市轨道的城市数字在未来取得的收益不能覆盖建设时所需要的费用,甚至不能支付银行利息的话,这些重大项目工程很有可能成为烂尾项目。

  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曾对媒体公开表示,城轨建设需要按照适度超前原则,轨道交通的建设周期是非常长的。

  据李朴民介绍,已经批复的城市均符合GDP要超过1000亿元,财政收入要超过100亿元,市区主城区人口超过300万人以上,预测的客流强度每公里要3万人以上的城轨建设门槛。

  相关资料显示,城市轨道交通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世界主要大城市大多有比较成熟与完整的轨道交通系统。有些城市轨道交通运量占城市公交运量的50%以上,巴黎甚至达70%,东京是86%,在莫斯科和香港是55%,而我国北京、上海等轨道交通最发达的城市,该项比例仅为30%左右,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孙海红认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前期投资大,在建设工程中要消耗大量的社会资源,同时还牵涉到城市以后的发展。它是一项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它在带来社会正面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与城市前期规划的矛盾、拆迁工作等。

  也有业内专家称,一个项目成败的关键在于项目决策者前期对工程项目的足够分析和把握以及对工程风险的预测和评估,对于工程中存在的环境、经济、质量和安全风险,应该进行的预防,同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使项目的工程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可见,每一个重大的系统工程,在充分看到它的前景的同时,风险预测和评估也必不可少。

  轨道交通带动一批附属产业

  其实,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不仅仅是自身的建设,而且还将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据资料显示,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投资大、系统多、技术密集、建设周期长。一般的项目会涉及多个子系统和专业,而且随着建设模式及技术的不断创新,所涉及的领域也会不断增多。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将利好一些附属产业,如机车车辆装备制造和相关配件生产:铁路机车、铁路客车、铁路货车、动车组、地铁车辆以及零部件,智能化设备和系统:电力信号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等。” 孙海红向记者介绍,轨道交通产业链的上游是原材料和建筑工程相关行业,这些是基础建设的最先受益者,如原材料:钢材、铝材、橡胶等; 工程机械:混凝土机械、铺轨机、起重机、架桥机、盾构机、高速道岔等;轨道基建配套设备:轨道板、扣件、岔枕、轨枕等;工程建筑:轨道基建施工、装修装饰。

  事实上,轨道交通带来的便捷性也将带动交通运输和旅游行业的发展,更发挥了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和辐射作用。

  “地铁审批的快速推进是中央扩大投资、拉动内需保增长的重要举措。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对于提升城市结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结构、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经济与社会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孙海红认为。

  面对我国目前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未来究竟会以何种状态呈现?孙海红表示,我国轨道交通目前正处于朝阳时期,长远来看,我们认为未来我国轨道交通发展的趋势是向好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越来越多的类似的“重大项目工程”上马。

  尤为重要的是,轨道交通这种类似较大的投资可以拉动需求,消化产能过剩,同时项目建好后,还可以拉动需求,拉动消费;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智慧城市会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这些重大项目,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福祉,还能推动整个社会欣欣向荣。

  不仅如此,孙海红强调,未来的城市交通轨道还会呈现一些新的特点:首先,从我国城市拥堵状况以及与国外城轨建设的差距来看,未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热潮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我国城轨交通仍将保持快速发展,并将由主要集中在省会等一线城市转变为向二三线城市扩展。

  其次,不仅建设里程增多,未来中国的轨道交通也由原先的地铁一种形式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如上海的磁悬浮列车、广州的直线电机列车、重庆的单轨列车等。技术的进步,使不同类型的轨道交通进入了并行发展时期,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并开始注重轨道交通与城市环境的协调发展。

  未来,期待我国城际轨道交通线和市郊线的建设越来越多,大运量、中运量、市郊线多种形式并存,轨道交通发展呈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