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交通运输>  正文

我国高铁出海成果颇丰 南北车海外订单达峰值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2/29/2014 20:23:23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

  中国高铁进入海外市场的核心竞争力,首推成本优势。南车集团有关人士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就时速30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而言,中国产品比国外产品价格要低30%左右,这得益于中国企业出色的成本控制能力,一方面在人工成本领域占有优势;另一方面中国产业链成本更低。目前中国拥有最全的高速动车组制造产业链,能够以更低价格采购到同样品质的零件。综合土建和车辆两个方面成本,中国高铁造价只有国外造价的1/3-1/2,一般是1.5亿元/公里。而韩国为2.5亿元/公里,德国约合3亿元/公里。

  与此同时,交货期的优势也不容小觑。上述人士以阿根廷动车组项目为例说,目前只有中国的高铁列车企业可以做到当年签单、当年设计产品、当年交付。中国高铁产品线也是最全的,拥有时速从140公里到380公里等8种不同速度等级的产品。另外,中国还拥有占世界总里程50%的高铁网络,拥有全球最庞大的运营数据库,这些都将成为中国高铁实现出口的必要助力和推手。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开始掌握完全的知识产权,这是中国高铁的另一个优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友梅告诉《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在现有的和谐号动车组中,唯独CRH380A型车可以出口,该车所有零部件、子系统等,均是中国知识产权,其国产化基础则源自南车自身强大的技术团队。

  铁路专家、同济大学教授孙章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高端制造一直是产业转型的先锋,而高铁可以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代表,用高铁出口来带动国内的产业转型。

  “开往世界的中国高铁”不仅仅是指高铁装备的整车“出海”,还包括动车组、城轨地铁、交流传动机车等为代表的高端列车产品出海,以及铁路机车、铁路货车、高速动车组大部件向世界高端市场的全线挺进。

  南北车海外订单达峰值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铁和轨道交通装备的迅速发展,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两家不仅包揽了国内所有动车组市场,还有80%以上的货运列车市场,以及大部分地铁车辆份额;而且在海外,两家凭借可靠的技术、丰富成熟的运营经验以及相对低廉的价格,逐渐占领了海外轨道交通装备市场。

  根据德国公开资料显示,在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市场中,排在前七位的分别为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加拿大庞巴迪、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美国GE和日本川崎。而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的实力已经是首屈一指,两家合计销售收入几乎相当于其他5家的总和。

  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的海外订单连续增长,已成为中国高铁开往世界的佐证。财报显示,中国北车2010-2013年的国际市场收入分别为44.87亿元、62.8亿元、96.6亿元、75.9亿元,中国南车的国际市场收入分别为23.4亿元、61.3亿元、85亿元、64.2亿元。而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海外订单均达历史峰值。今年1至9月,中国南车的海外订单新签超过200亿元;今年上半年,中国北车的海外订单累计签约达15.4亿美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2月15日,中国南车又斩获新的海外订单,将为阿根廷一铁路改造项目提供机车及货车产品,总金额约17亿元。

  据了解,目前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的产品已出口到六大洲约90个国家和地区,而在高层指导下的南北车合并,就是要打造“中国高铁”全球行的第一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