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冶金>  正文

外媒鼓吹稀土出口限制取消 国土部发文控制开采量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09/2014 14:22:08   来源:财经网

  关于我国将取消稀土出口限制、关税的讨论正在升温。多家外媒借中方在WTO仲裁中败诉的“东风”极力鼓吹中国将取消稀土出口限制及关税。

  《证券日报》今日刊文称,对于是否应该取消出口限制和关税等问题,我国相关部门目前尚未有定论。6月6日,国土部”官方微博“国土之”发布消息显示,国土部近日下发《关于下达2014年度稀土矿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继续实行稀土矿和钨矿总量控制指标管理。

  而彭博新闻社报道称,中国将在今年下半年严格管控稀土产业,尤其是违法开采。预计这将推涨稀土价格。

  外媒鼓吹稀土出口限制取消

  作为全球第一大稀土供应国,中国因不满全球市场稀土价格过低,难以弥补生产过程的环保成本,在2010年实施了严厉的出口配额和关税措施。这导致了国际稀土价格的上涨,因而备受争议,引发多国诉讼。

  今年3月,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有关中国稀土出口争端解决的裁决报告,支持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诉讼要求,裁定中国就稀土出口施加的限制措施违反世贸规则,具有歧视性。

  自此之后,关于我国将取消稀土出口限制、关税的讨论一直在升温,而这些有关说法有不少出自外媒之口。

  据路透6月4日消息,中国准备取消受争议的稀土出口关税和配额。路透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表示,尽管中国对WTO裁决提出上诉,但预料将别无选择,只能接受裁决,并可能到明年时取消稀土、钨和钼的出口限制。

  《第一财经(微博)日报》6月5日就此采访一位稀土协会管理层,报道称该权威人士非常谨慎,仅表示,中方之前已经提起上诉,结果什么时候出来也会有统一的时间。

  而《证券日报》今日刊文称,对于是否应该取消出口限制和关税等问题,我国相关部门目前尚未有定论。

  4月17日,商务部新闻人沈丹阳向媒体确认,就稀土争端案,中方于当日向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提出交叉上诉。

  根据WTO上诉机构近日公布的文件,应诉方中国对专家组报告中超过170处段落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报告曲解了WTO规则和中国入世文件,进而要求上诉机构驳回专家组报告中有关中方“出口配额”违规等裁定。

  国内一位稀土企业高层表示,所谓上诉,也就是走走形式,败诉的可能性极大,取消稀土出口配额也只是时间问题。在该人士看来,稀土配额取不取消已没太大意义,因为“现在每年出口配额稳定在3万吨,但这几年没有哪年是用完的,放开后反而利于走货”。

  控制稀土开采量 争取稀土价格话语权

  面对外媒的各种鼓吹,6月6日,国土部官方微“国土之声”发布消息显示,国土部近日下发《关于下达2014年度稀土矿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的通知》,将继续实行稀土矿和钨矿总量控制指标管理。这被业内解读为是对稀土诉讼案的一种回应态度。

  《通知》指出,2014年稀土矿开采总量指标为10.5万吨,其中岩矿型(轻)稀土矿指标调增1.12万吨,比上年增加15%左右;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8.9万吨。

  业内人士指出,其它国家诉讼我国稀土出口和关税,但是,如果我国从开采总量上进行控制的话,与他国无关,如果开采总量得到控制,那么出口势必也会受限,而这样也有利于我国争取稀土价格话语权。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稀土开采总量不断受到控制,但今年却有所增加。

  《证券日报》援引分析人士观点指出,“我国稀土出口限制取消恐怕成为定局,这也就使得资源税提高被提上日程,此次国土部的《通知》提高了稀土开采的额度,可能想要挤压私矿的生存空间,私挖乱采一直是我国稀土行业的顽疾,与其让不规范的企业开采,不如加大正规企业的产能,这样也有利于管理,也将加大资源税提高的覆盖力度。”

  最近几年,中国稀土有着显著的行业特征:偷采盗采猖獗,且违法开采严重污染环境;走私猖獗,走私量甚至超过了正规出口量。当前,拥有采矿权的稀土大集团有包钢稀土、厦门钨业、五矿稀土、广晟有色、中铝及赣州稀土。

  据报道,在上述《通知》下发之后,我国还将继续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打击私挖乱采以及走私活动。而彭博新闻社报道,中国将在今年下半年严格管控稀土产业,尤其是违法开采。预计这将推涨稀土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