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冶金>  正文

稀有金属铟价格持续下跌 产业发展前景值得关注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15/2015 18:58:41   来源:中国矿业报

  近一段时期,稀有金属铟的价格持续下跌,甚至可能重蹈钨的覆辙———跌至“白菜价”,从而给相关企业、整个产业甚至国家资源安全带来“灾难性”影响。这背后既源于我国铟产业自身存在的诸多不足,也有西方消费国通过金融市场操纵打压进而趁势攫取囤积铟资源的意图,值得整个行业和国家高层高度关注。

  资源战,国家间竞争的又一个无声战场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既涉及传统的政治、军事领域,也涉及新兴的金融、资源领域。近年来,世界各国对于稀土等战略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资源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成为国家间竞争另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当今,世界矿产资源配置的总体格局是:占全世界人口不到1/4的发达国家,消耗着全球3/4的矿产资源,而占全世界人口多达3/4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占全球矿产消费量的比例却不到1/4,而且严重缺乏对各类资源的定价权。这一格局的形成就是国际资源争夺的结果。

  众所周知,我国是诸多重要国际大宗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更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储量约占世界的1/3,稀土之于我国,犹如石油之于中东,铁矿石之于澳大利亚。我国稀土的生产量、出口量和消费量都居世界第一,本应对稀土资源的国际价格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长期以来,我国稀土产业布局分散、采矿权混乱、开发无序,加之市场供过于求、走私、外国囤货等因素,导致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权和话语权长期缺失。据统计,1990年~2005年,我国稀土出口量增长了近10倍,但价格却下降了50%。虽然从1998年开始,我国启动稀土产品出口配额制度,但稀土低价出口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在全球高科技电子、激光、超导等原材料需求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情况下,我国稀土出口价格不升反跌,当前出口平均价格仅为1990年的六成左右。1995年~2005年这10年间,我国稀土产业由于廉价出口而损失的外汇达到近百亿美元。业内人士感慨:“稀土是金,却卖了个‘白菜价’”。我国“稀土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教授非常惋惜地说,“我们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成功的,但没有使我国稀土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以稀有金属资源中的钨为例。我国是钨生产大国,也是钨消费大国,然而在钨制品尤其是高端硬质合金的制造环节,技术水平长期落后于美国和欧洲等。据国际钨协秘书长在16届年会上作的报告,2000年我国钨消费量1万吨,仅次于欧洲。公开资料显示,世界已探明钨储量290万吨,我国钨储量18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但由于开采过度、集中度低,我国钨的储采比是世界水平的1/4。从储采比来分析,我国钨矿再难以作为优势矿产资源,钨资源的后续使用年限不容乐观。这直接威胁到我国制造业发展,并影响到国防军事工业的发展,从而给国家的长治久安带来隐患,大大降低了我国钨工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然而,就在资源如此紧缺的情况下,钨矿和钨初级原料价格却在国际资本对大宗商品的打压下一降再降,根本没有体现出稀缺战略性资源的价值。

  而反观美国、日本等资源消费大国,则未雨绸缪,官民共举,建立起“深藏不露”的战略储备。稀土储量世界第二的美国,一方面通过诸多优惠政策,包括提供税收优惠、鼓励进行国际垄断、建立海外投资保证制度、为对外投资提供“基础支持”等,来激励跨国公司攫取海外资源;另一方面,耗费巨资建立了多达93种矿产储备,早早便封存了国内最大的稀土矿芒廷帕斯矿,转而开始进口并囤积我国的廉价稀土,目前九成以上稀土由我国进口。

  日本国内需求的稀土92%需要从中国进口,其在上世纪80年代就制定了储备稀土和稀有金属的相关法律,并于1983年建立了稀土和稀有金属储备制度和基地,规定国家和部分有关企业必须储备一定数量的钒、锰、钴、镍、钼、钨、铬等稀有金属。日本政府还根据稀有金属的稀缺程度,规定必须储备相应的数量。英国《金融时报》指出,日本只用了进口总量的1/3用于生产,其余用作战略储备。业内人士曾估计,日本储备的稀土已够用40~50年。对此,有国内媒体指出,30年后,世界上最大的稀土产地──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可能将无矿可采;而一直依靠进口我国稀土发展电子工业的日本,到时却坐拥充足的稀土资源。我国到时也许要花比现在高数百倍的价钱从国外进口稀土。特别是日本当前是世界上利用稀土实现附加值最高的国家,用于高新技术领域的稀土占到其消费总量的90%以上。通过从我国进口价格低廉的稀土原料,然后再出售经过加工的高新技术产品,日本可从中赚取丰厚的经济利益。

  铟价波动,难摆脱资源争夺金融战的影响

  金融不仅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且是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获取国际资源、实现经济繁荣、维护世界霸权的重要手段。二战前,国际资源争夺集中体现于列强间兵戎相见,以“大炮”获取“黄油”是经典写照。当今世界,国家间围绕战略资源的争夺战已不再是列强之间的“硝烟滚滚,炮声隆隆”,而是以市场竞争取代国家战争,以现代金融手段“熨平”市场波动,以价格机制来调节资源供求。值得关注的是,西方资源消费国通过建立国际期货市场,成为国际市场定价中心,使资源定价权由资源生产国转移到资源消费国。正因如此,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大宗商品价格都由发达国家主导甚至直接决定。铝、铜、铅、锡等金属的价格主要在伦敦金属交易所确定,煤炭价格形成于纽约商品交易所,小麦价格形成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大豆、玉米价格由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定价。

  稀有稀散金属铟的大规模应用主要是在液晶屏幕出现以后,ITO靶材铟锡氧化物作为生产手机面板、电脑液晶屏、电视面板等各种平面显示的成熟且理想的核心材料被靶材主产地日本、韩国等所看重。在ITO靶材中,铟的比例占到75%,这种透明且导电的材料也是未来生活中各种以触摸屏和智能设备中的重要材料,其应用前景相当广阔。同时,铟与其他金属的化合物也是高科技领域的重要材料,如磷化铟芯片内置与光纤通讯设备中,锑化铟单晶是制备3微米~5微米红外探测器的重要材料。铟作为各种航空、航天和高强度机械设备轴承的包覆膜可增加轴承的耐腐蚀性和强度。在欧盟的数次原材料的战略报告中,均将铟列为关键原材料。美国也将铟、钨和稀土等19种稀有金属列为战略性关键原材料,并纳入国家储备材料之列,通过立法来实现收储。

  然而,这个被各国看中的资源的主产地是中国。据近几年公开产量数据显示,全球近70%左右的原生铟都产自我国,但多年来,主矿铅锌的过剩式生产,导致国内铟企业处于无计划生产中,社会库存量大,企业小而散,致使我国企业在铟的国际定价上完全被动,长期缺乏定价权,整个产业长期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珍稀资源没有给相关产业和国内下游企业分享到产业利润。值得注意的是,在如今科技新产品层出不穷,各种平板显示设备产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作为生产这些设备面板的主要材料铟价格却一跌再跌,从去年的700美元/千克跌到目前的不足400美元/千克,而且仍有被下游消费商进一步打压的可能。2005年~2006年,铟的价格在800美元/千克~1000美元/千克之间,并在2006年2月突破1000美元/千克。近10年来,其主流价格也保持在600美元/千克~800美元/千克。

  从供求关系上来讲,铟的产量增加与需求增加是成正比的,但价格却与需求没有成正比,反而是逐渐走低。这充分反映了我国铟产业长期以来没有在定价上占有主动权,而是受制于国外买家利用国内企业的小而散的局面形成的不公平定价机制。

  然而,值得高度警惕的是,利用金融和资本操作的手段摆脱自身危机而转嫁危机的方式正在被某些发达国家利用,例如通过量化宽松政策、退出量化宽松、各种为加息制造的舆论等将大宗商品和资源类产品价格抬高之后又大幅打压。作为长远战略价格的稀有金属价格也出现犹如过山车一般的波动。我国的上游企业在资金极度紧张的情况下,降价抛货成为无奈的选择。对于铟产品来说,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通过市场的手段实现了3600多吨的商业收储,并计划将来通过自贸区来实现与国外市场的互通,打通国际产业链并进而助力我国铟产业获得更大的国际话语权。在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不断收储过程中,铟价逐渐“扬眉吐气”,国内出口企业要价腰杆也逐渐硬朗起来,可以说在过去的3年~4年中,铟企业受益于国内商业收储。然而,这种藏富于民的收储模式却在一定程度上不被习惯于传统贸易价格不透明交易和多方询价以求低价机制下的国外贸易商所接受。国外具有雄厚实力的贸易商利用金融和资本手段不断打压铟价,力图借机攫取、储备更多战略资源,这直接导致现货市场尤其是出口市场铟价持续下跌的趋势。

  价格持续走低,产业发展的“灾难性”前景

  国内铟企业对于不断被打压的价格苦不堪言,因为目前的现货价格远低于企业的生产成本价,根本不反映生产成本,更不体现产品价值。在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一再将铟列入战略收储资源时刻,铟价以“白菜价”流入国际市场的可能性非常大。守着香饽饽的铟企业就这样眼睁睁看着这么贵重的“好闺女”即将低价“远嫁异国他乡”。而国内下游产业在核心技术突破、产业转型升级和资金配套等方面均面临相当多的困难。

  国家资源安全正面临严峻的形势。如果任由铟价格继续下跌,我国稀有金属资源安全将受到巨大的威胁。不仅仅是铟,整个稀有金属产业的大门都被打开,失去的不仅仅是铟资源的定价权,更是子孙后代的饭碗。到头来,我国还是摆脱不了因战略资源紧缺而长期受制于人的被动地位。而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需要大量的稀有金属资源来支撑。因此,优势稀缺战略资源的流失必须引起业界及国家高层的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