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市人大代表书面意见专题督办进入第三场,督办“养老事业发展”相关书面意见办理情况。记者获悉,市民政局针对“人户分离”老人享受养老服务补贴的问题,开展了户籍人员居住地服务和管理工作试点,今年将在试点基础上,逐步面向全市推广。这意味着今后上海老年人无论在户籍地还是在居住地,都能均等就近便利地享受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加大对养老床位运营补贴
代表们十分关注上海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建议构建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和服务体系。市民政局透露,结合代表建议,已将全市享受社会化养老的人数要达到42.5万(30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数、12.5万张养老床位)纳入市“十二五”规划的约束性指标体系。
市人大代表章庆钢说,有的养老床位跟医院不挂钩,护理人员也不到位,希望能加强养老床位的运营投入。市民政局局长马伊里表示,正在与市发改委、财政局、人保局等部门协商,争取今年出台新的扶持政策,包括加大市建设财力对养老床位的投入,落实大型居住区养老公建配套,加大对养老床位的运营补贴等。其中,曹道云代表提出的提高新增养老床位一次性建设补贴的建议已得到落实,补贴标准由5000元提高到1万元。
强化赡养人精神慰藉责任
“虐待老人、冷暴力、家庭暴力……对这些问题,希望能得到解决。”督办会上,市人大代表柏万青提到,“我当‘老娘舅’调解矛盾过程中,发现很多老年人遭受子女‘冷暴力’。”在她看来,要解决这些问题,首要的是给予法律支撑和保障,“尽快实施精神赡养的立法,而且要增加法律的可操作性。”
对此,市民政局表示,柏万青等代表的建议已被写入 《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修法建议稿中,“将强化赡养人的精神慰藉具体内容。”
给养老护理人员技能补贴
邵又娟代表说,居家养老的服务规范很好,但目前覆盖面还不广,特别是一些“人户分离”的老人享受不到相应服务。
市民政局表示,本市加强了对服务对象的需求评估工作,针对“人户分离”老年人享受养老服务补贴的问题,今年开展了户籍人员居住地服务和管理工作试点,将在“三区五镇”(杨浦区五角场镇,宝山区大场镇、庙行镇,嘉定区马陆镇、安亭镇)试点的基础上,逐步面向全市推广。
接正萍、张雅玉等代表提出,本市养老从业人员参差不齐,普遍待遇较低、队伍稳定性较差。对此,市民政局透露,市政府已在研究调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工资结算方式随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同步自行上调,探索实行养老护理人员职业等级补贴和专业技术人才补贴。据悉,目前徐汇、嘉定等区已对获得初、中、高级技能职称护理员给予每人每月100元至400元不等的岗位补贴。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培生参加。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