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服务业>  正文

金华:突出重点 发挥优势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1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4月20日
  服务业的发展状况与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阶段。在社会转型升级进程中,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地上升,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增长点。因此,深刻认识金华市服务业发展规律、状况及特点,分析金华市服务业的发展优势,把握服务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于提升金华市经济发展水平,成功实现发展转型升级,从而促进金华率先在浙中崛起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服务业内涵及其发展规律
 
  (一)服务业内涵
 
  服务业是指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其他各行业,即国际通行的产业划分标准的第三产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市场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服务业按服务对象一般可分类为:一是生产性服务业,指交通运输、批发、信息传输、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科研等,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和技术知识含量;二是生活(消费)性服务业,指零售、住餐、房地产、文体娱乐、居民服务等,属劳动密集型与居民生活相关;三是公益性服务业,主要是卫生、教育、水利和公共管理组织等。而现代服务业是指在工业化较发达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电子信息等高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而发展起来的服务部门。它有别于商贸、住宿、餐饮、仓储、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以金融保险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房地产业及居民社区服务业等为代表。
 
  (二)服务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根据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和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的研究成果,产业结构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生产活动以单一的农业为主的阶段,农业劳动力在就业总数中占绝对优势;第二阶段是工业化阶段,其标志是第二产业大规模发展,工业实现的收入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逐步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第三阶段是后工业化阶段,其标志是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由快速上升逐步转为下降,第三产业则经历上升、徘徊、再上升的发展过程,最终将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产业。
 
  对照工业化阶段规律,服务业结构演变同样具有规律性。一般来讲,在初级产品生产阶段,以发展住宿、餐饮等个人和家庭服务等传统生活性服务业为主;在工业化社会,与商品生产有关的生产性服务迅速发展,其中在工业化初期,以发展商业、交通运输、通信业为主,在工业化中期,金融、保险和流通服务业得到发展,在工业化后期,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新型业态开始出现,广告、咨询等中介服务业、房地产、旅游、娱乐等服务业发展较快,生产和生活服务业互动发展。在后工业化社会,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业等进一步发展,科研、信息、教育等现代知识型服务业崛起为主流业态,而且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二、金华市服务业发展进程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金华市服务业发展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些变化既反映了上述一般规律的趋势,也体现了金华市自身的特点。
 
  (一)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金华市随着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一产业所占的构成比重不断趋于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随工业化进程的不同阶段而趋于快速上升、缓慢上升、不变和逐渐下降;第三产业比重趋于不断上升中(见下图1)。
 
 
 
  图1反映了金华市1978-2009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各自在GDP所占份额的变化情况,在这31年间,第一产业由1978年的51.0%下降到2009年的5.2%,下降程度显著;第二产业由1978年的28.3%上升到2009年的52.2%;第三产业由1978年的20.7%上升到2009年的42.6%,所占份额扩大了一倍多。
 
  在此期间,较为重要的年份为1987年和1991年。在1987年以前,金华三次产业结构为“一、二、三”格局,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支柱和主导,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比重最少。1987年以后,金华的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开始超过第一产业跃居主导地位,产业结构调整为“二、一、三”格局。再经过3年的发展,到199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也开始超过第一产业,从1990年开始,金华的产业结构调整为“二、三、一”格局,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一直延续至今。
 
  从动态看,金华市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的变化,是符合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趋势的,整个产业结构基本上向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二)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变
 
从近几年服务业发展情况看,服务业内部结构也呈现出积极的变化。生产性服务业比重稳步提高,生活性服务业比重小幅下降,公益性服务业比重下降较快(见下图2),服务业内部向结构优化方向演变。
 
 
 
  1、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上升。2008年金华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378.43亿元,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4.0%,比2004年提高4.3个百分点。从生产性服务业六大行业看,比重一平二升三降,其中批发业占全部服务业的比重与2004年持平;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比重提高0.2个百分点;金融业比重提高7.0个百分点,提高快速;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则分别下降了1.7、0.9和0.2个百分点。
 
  2、生活性服务业比重小幅下降。2008年金华市生活性服务业增加值191.39亿元,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7.3%,比2004年下降0.6个百分点。从生活性服务业内部行业看,比重三升二降,其中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比重分别上升0.3、1.0和1.1个百分点;零售业和房地产业比重分别下降0.6和2.4个百分点。
 
  3、公益性服务业比重下降较快。2008年金华市公益性服务业增加值131.01亿元,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8.7%,比2004年下降3.7个百分点。从公益性服务业内部行业看,由于金华市精简行政性支出,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比重明显下降,下降了2.5个百分点,另外教育比重下降了1.8个百分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比重持平,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比重提高了0.6个百分点。
 
  三、金华市服务业发展基本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金华市服务业稳步健康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内部结构显著改善,发展亮点不断呈现,在拉动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服务业地位不断提升,但发展仍存在不足
 
  1、服务业地位逐步提升。服务业在金华市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增强地位提升,主要表现在服务业规模迅速扩张,占GDP比重逐步提高,税收、就业等社会贡献不断加大。
 
  服务业规模扩大,比重提高。2009年金华市地区生产总值1765.94亿元,增长9.0%,其中服务业增加值753.07亿元,增长11.6%,增速比第二产业快4.2个百分点,比GDP快2.6个百分点,对金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5%,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9年金华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2.6%,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促进了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服务业已成为地税收入主力和增收主渠道。2009年金华市服务业税收收入58.48亿元,增长7.6%,增幅比第二产业高3.9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占地方税收收入的比重达61.3%,服务业税收增收4.11亿元,占金华市地方税收增收的75.5%,服务业已成为地方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增收主渠道。
 
  吸纳就业作用增强。服务业行业劳动密集型居多,可以广泛提供各种就业机会。2008年第二次经济普查显示,金华市服务业就业人员110.9万人,比2004年增加了32.4万人,增长41.2%,增幅比第二产业高12.4个百分点;2008年服务业就业人员占二、三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35.0%,比2004年提高2.0个百分点。服务业已成为金华市吸纳新增劳动就业的主要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社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服务业发展存在不足。金华服务业的总体水平在全省相对较高,但发展仍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人均服务业增值偏低,发展速度偏慢,投入少发展后劲不足等方面。
 
  人均服务业增值偏低。2008年按常住人口计算,金华市人均服务业增加值为13673元,比全省少3615元,不到杭州市人均服务业增加值的一半,在全省居第七位。
 
  发展速度偏慢。2009年金华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6%,增速比全省低了0.9个百分点。从2004-2008年发展情况看,金华市服务业年均现价增长17.1%,增速比全省低了0.6个百分点,比全省最快的舟山市低了3.7个百分点。
 
  投入少发展后劲不足。加大服务业的投资,加快发展服务业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但从投资情况看,金华市服务业投资力度偏弱,2009年在全部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服务业投资283.88亿元,增长6.7%,增幅比全省低14.8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额占全部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8.5%,所占比重比全省少了7.6个百分点。
 
  

   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空间 开心网 人人网


来源地址:http://www.stats.gov.cn/tjfx/dfxx/t20100524_4026453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