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为全面掌握我市服务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市委研究室牵头组成了调研组,就服务业发展情况作了专题调研。
一、全市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为依托,以招商引资、激活民资为手段,服务业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个扩张:总量规模不断扩张。2007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86亿元,是2002年的2.3倍,年均增长15%;实现税收3.12亿元,是2002年的2.4倍,年均增长15.9%,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25%,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25%以上,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服务业成为城乡居民增收的主渠道。
两个突破:一是三产服务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近几年,共新上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三产服务项目37个,其中过亿元的18个。特别是引进了浙江宝盛、上海万星等名企名店,为全市服务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二是商贸企业改革改制取得重大突破。市属65家商贸企业和18家基层粮食购销企业全部完成了产权改革,焕发了新的生机。
四个加快:一是传统服务业加快升级。商贸流通规模不断扩大,商业网点总数达1.8万处,总营业面积180万平方米;百货零售营业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有8家;肉类、餐饮连锁店发展到400余家;登记注册的各类城乡市场80处,年交易额过2亿元的4处、专业市场营业面积超3万平方米的5家,年总交易额超过20亿元。2007年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5亿元,比上年增长17%。交通运输发展迅速,经济效益在泰安市同行业中位居第一。二是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迅速崛起,十万亩桃花园景区、陶山商圣文化园等重点景区的开发建设,上了新水平;连续举办了六届桃花旅游节;桃木工艺品生产企业达60多家,全国桃木旅游商品连锁店100多家,桃木旅游商品城被评为“全省十佳”,产品种类发展到10大系列1000多个品种,年销售收入11.6亿元。2007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70万人次,实现旅游业综合收入5.2亿元。房地产业势头强劲,2002年以来累计完成投资25.44亿元,拉动社会总需求84亿元。金融行业运行平稳。2007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9.1亿元,较年初增加11.74亿元,其中居民储蓄88.1亿元,较年初增加3.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99.9亿元,较年初增加11.7亿元。被评为泰安市“金融生态安全区”。新兴行业初步发展。信息化产业发展迅速,互联网用户达到3.5万户,上网企业500家,其中100多家建立了网站,开办电子商务。从事信息咨询、信息中介、电子信息技术和培训的相关企业达到120余家,从业人员1000余人。拍卖、证券行业迅速兴起,嘉德拍卖行是目前泰安市唯一一家具备国有土地拍卖资格的拍卖企业,海通证券营业部是唯一一家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证券服务部。娱乐休闲、家政服务、物业管理等行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三是龙头骨干企业加快膨胀。形成了以银宝、富世康、绿源果蔬等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产业,以百大公司、人民商厦、盛世佳和、银泰隆商业广场等为龙头的百货零售产业,以宝盛大酒店、真如意大酒店等为龙头的餐饮产业,以龙祥纺织、大伟棉业等为龙头的纺织产业等四大产业带。四是“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推进。共新建或改造农家店339个、配送中心4个,初步构建起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银宝、八戒公司以配送肉制品为主;富世康公司以配送粮油制品为主,在各乡镇建立农家店63家;人民商厦在各乡镇建设超市直营店和配送加盟店80个,新建2000平方米的骨干店3个;邮政部门以建设邮政“三农”服务站为载体,共建成服务点200多个。
二、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形势和机遇
目前,全市服务业发展存在着层次相对偏低、农村相对偏弱、链条相对偏短的问题。
从肥城实际情况看,发展服务业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一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跃上了新的台阶,已经跨越人均GDP3000美元大关,城乡消费结构已从以吃饱穿暖为标志的温饱型,向以享受休闲为标志的小康型过渡,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二是位于“一山一水一圣人”黄金旅游线的中心地带,区位交通条件较好,特别是泰聊铁路与京九铁路接轨、泰肥一级路改造高速连接济荷、济微公路城区段东移等工程的实施,将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三是资源优势十分明显,为运输业、专业市场、信息业发展提供了优厚的市场资源;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近几年城区面积迅速扩大,承载功能不断完善,城区人口达20.6万人,对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发展服务业的建议和对策
1、更新观念,引领服务业发展。澄清“重生产轻服务”的传统思想,树立健康向上的消费观念;澄清先发展工业后发展服务业的保守思想,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围绕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世上桃源、和谐肥城”的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工业化为龙头,带动服务业提速;以城市化为依托,拓展服务业空间;以市场化为导向,创新服务业机制;以现代化为目标,提高服务业内涵,促进又好又快发展。
2、科学规划,指导服务业发展。一是围绕全市大局制定发展规划。规划既要符合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又要考虑服务业现有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趋势;既要保证服务业合理竞争、有序发展,又要考虑土地、空间、布局、资源、环境等各方面因素。二是合理确定服务业发展定位。立足肥城,承接泰安、济南,辐射周边县市,聚集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使服务业产生较强的辐射和带动效应。三是要制定完善好各类行业规划。相关职能部门要在认真分析本地业态结构的基础上,制定完善各行业发展规划和重点区域的建设性详规,防止重复建设和盲目发展。
3、抓牢重点,促进服务业发展。一是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打造商业聚集区。重点打造新城路中段和东区、西区“三个商业圈”,加快长山街中段电子产品街、市场路风味食品街、泰临路中段车品车业街和银泰隆广场桃木工艺品街四条特色街区建设;百货零售业,引导企业从正面竞争转向错位经营,形成经营特色;餐饮业,不断扩大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推行餐饮业连锁。加强专业批发市场建设。重点培育建材、农机产品、农副产品、家具等有产业依托和特色的专业市场,构建起承接济南、泰安,辐射周边县市区的商贸集散地。构建农村新型消费品流通网络。大力实施连锁经营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超市下乡工程。二是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实施精品战略,重点搞好牛山穆柯赛旅游区、陶山中华商圣文化园、十万亩桃花园风景区、温泉云蒙山旅游景区。抓好旅游商品、纪念品、地方特产特别是“桃文化”系列旅游商品开发,实现商旅互动;集散“泰山”系列旅游商品,建成“泰山旅游”的重要组合点。三是着力培育现代物流业。加快建设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搞好物流基地和物流配送区的规划和建设,构建起现代物流配送体系,推进企业集团化、连锁化发展。四是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房地产业,着力增加主要面对中低收入家庭的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房的供应。社区服务业,强化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社区服务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和规模化经营。中介服务业,积极培植会计、审计、律师、公证、仲裁、工程监理、招标代理、资产评估等中介组织和信息、咨询、广告、技术等服务组织。
4、完善政策,鼓励服务业发展。按照“非禁即入、有需则让”的原则,对不同投资主体实行同等优惠政策;凡是允许外资进入的领域,都允许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营造宽松优惠的发展环境;依法加强对服务业的市场监管,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要切实改进服务作风,坚持推行“一站式”服务,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5、培强龙头,带动服务业发展。把服务业招商引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力争引进一批国内外超市连锁、现代物流、旅游娱乐等领域的大企业大集团。引导、鼓励和大力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参股服务业,发挥好民间资金在服务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调,积极推介有市场、有效益的服务业项目,使信贷资金重点向这类服务业项目倾斜。
6、强化领导,保障服务业发展。建立完善服务业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及其相应的考核办法,强化对目标任务的考核措施,进一步加大督导落实力度。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全面、准确地反映我市服务业发展的现状,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积极引进培养人才,注重引进高层次服务专业人才,努力造就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高业务素质的服务业专业人才队伍,为服务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空间
开心网
人人网
来源地址:http://www.tadj.gov.cn/tagz/2008ntagz/2008nd2q/200808/t20080828_1270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