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服务业>  正文

充分发挥铜陵市区位优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4月20日
  现代服务业是反映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活力、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研究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于推动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扩大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铜陵作为工业城市,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一直不够充分,在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如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总体上看,近年来我市服务业发展速度较快,总量增加明显。2008年全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98.56亿元,增长11.7%,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5.5%。但横向比,我市服务业发展存在着明显不足,尤其是现代服务业还发展得很不充分。
  从全国来看,我市服务业发展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低于“两湖”水平。2008年我市服务业占GDP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8个百分点,比黄石低8.8个百分点、比益阳低7.96个百分点;增加值仅相当于黄石的45.29%、益阳的50.39%。
  从省内看,我市服务业发展水平位次靠后。2008年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仅占GDP总额的30.3%,与全省、皖江平均水平相比,分别低7.1和5.3个百分点,在全省17个市中排名第14位。
  从自身发展看,虽然总量不断增加,但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2008年第三产业占GDP总额比2004年下降9.3个百分点,仅占全市GDP的30.3%,总量只相当于二产的45%。
  服务业比重偏低既与我们的城市化率不匹配,又与我们的工业化水平不协调。这种不合理的结构,不仅影响了城市的聚集辐射能力,增加了商务成本,而且难以发挥对工业的支撑和拉动作用,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市工业化进程。
  2008年,市委提出了提前八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城乡一体化的奋斗目标,其中就有一项硬指标,到201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要达到35%,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在今后四年年均提高至少1.2个百分点。这就要求服务业有更快的发展速度。
  二、制约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原因分析
  影响我市服务业发展的因素很多,既与我们的发展模式相关,也与我市的产业结构、商业文化、城市功能相关。
  从发展模式上看,铜陵是作为铜资源专供的特区,“依矿建市、依矿兴市”是我们建市以来的发展模式。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矿山开采及冶炼成为城市的主打产业和支柱,对二产轻车熟路,对其它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缺乏扶持和引导,边缘化趋势明显。同时,就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工业化是我们的必经阶段,只有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服务业发展才有可能。加上我市是以铜冶炼、硫磷化工为主的重化工城市,结构性矛盾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与发展服务业所需要的“宜商宜居”环境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流、物流的聚集,客观上也制约了现代服务业发展。
  从产业结构上看,铜陵是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层次偏低,缺乏对服务业的积聚带动能力。我市是以基础原材料供应为主的城市,终端产品少且所占比重低,产业、产品关联度不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服务业发展。同时,我市农业份额很小,特色农产品因其加工度低,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对服务业的带动能力弱。加上服务业自身结构不合理,交通运输、批零、餐饮等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较大,金融、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相对滞后,缺乏内在活力。
  从商业文化上看,受传统发展模式的思维惯性影响,“重工轻商”意识较浓,缺少如芜湖、安庆等老商业城市的商业氛围。这种商业氛围不浓、创新意识不强的现象是影响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思想根源。我市步行街建得较早,但几年就落后,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在奇瑞之前,我们就有发展汽车产业的尝试,但没有很好坚持;1994年国有民营在铜陵形成高潮,但最后没有形成氛围。加上国有企业比重较大,计划经济烙印较深,企业改制、主辅分离进展缓慢,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服务业发展。
  从城市功能上看,由于历史的原因,现有城区在功能划分上仍有交叉,工业区、生活区、商业区相互混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在一些重大项目规划布局上缺乏超前性,给服务业发展留下遗憾。如:南部城区作为我市融入“两山一湖”的北大门,是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现代服务业的最佳场所,但因境内有两大水泥厂而受到很大影响。又如:铜陵长江大桥建成给我市物流业发展带来良机,但海螺水泥同期上马,直至今日桥南区域几乎还没有像样的服务业。一些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潜在资源,如港口、岸线等没有得到完全开发和利用。加上城市总体框架还没有完全拉开,服务设施建设也没有同步跟进,限制了金融、房地产等部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空间。
  三、加快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深化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研究,推进规划实施进程。主要有三点建议,一是把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与城市管理、环境保护、资源优化等问题进行综合考虑,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的规划中,与工商业、金融业、电信、房地产、交通等规划进行衔接,打破部门地区行业分割,建立比较完善统一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二是把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到全国全省规划中去谋划和思考。特别是在物流业方面我市有很大的区位优势,境内有沪蓉高速、京台高速、京福高铁、宁安城际、庐铜铁路,横贯东西,联接南北。总体规划要充分发挥我们的区位优势,在泛长三角、武汉都市圈的大范围内进行考虑和衔接,主动接受辐射,努力成为东西南北物流的中转站。三是重视做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专项研究,做深、做好现代服务业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强力招商。
  2、突出围绕主导产业目标发展现代服务业。从根本上说,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主要是为现代化工业服务的。因此,必须围绕实施“千百亿”工程、世界级的铜产业基地、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市、资源型城市转型这些目标来发展现代服务业,不能失之偏颇。当前,要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把现代物流业和科技服务业作为主攻点。特别是在现代物流业发展上,我们必须下真工夫:一是在铁路站和高速公路出口等交通节点附近,留出足够的土地,用于规划和建设物流综合园区,尽快上马建设铁路、公路货运站和高速客运站。二是依托新城区、东部城区、南部城区的发展,在工业园区重点规划和建设诸如横港、车站新区、滨江循环工业试验园、经济开发区仓储、城山农产品配送等节点物流专业园区、物流配送中心。三是开发现有线、站、点,充分利用现有运力、场地、设备等基础设施,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有计划地建设物流基地、物流中心、辅助中心等。四是重点引导传统运输企业加快物流设备的更新改造,多发展一些标准化、高效率的设施,如集装箱运输设备、标准化仓储设备和现代化装卸设备等。同时在建设现代物流业基地中注意兼顾近期需要与长远发展,注重硬件建设与软件管理相结合,注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避免盲目重复建设。与此同时,必须围绕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大力发展接续产业,着力培育和发展科技咨询、技术贸易、知识产权、科技孵化等服务业,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3、加大现代服务业扶持力度,营造产业发展氛围。产业在起步时期,政府推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市现代服务业起步晚、设施落后,更应采取各种政府调控手段,加大行政推力,为我市现代服务业提供发展通道和环境条件。一是加强领导,在成立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制订和完善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联席会议工作制度,明确各相关部门相应职责,明确为主导产业集群发展服务定位,合力推进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二是加大物流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发展氛围。通过新闻媒体以及研讨会、培训班等形式,提高社会各界对现代物流的认识,接受现代物流理念,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三是认真落实市政府发展现代服务业相关文件,如《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若干意见》等,推行符合我市实际情况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使土地、财税、金融、通关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落实到位。

 

   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空间 开心网 人人网


来源地址:http://www.tl.gov.cn/dt2111111127.asp?DocID=2111155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