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寒潮也给旅游业平添许多寒意。全球经济危机已经涉及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本身就具有十分敏感特征的旅游产业更是首当其冲。国际市场严重下滑,国内市场低迷萎缩,旅游企业困难重重……然而危中有机,“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此时此刻,正需要我们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拉动内需促发展”的战略决策与旅游业的实际结合起来,提增信心抢机遇,主动应对战难关,拉动内需促发展。
一、休闲旅游产业正成为现代社会发展趋势,成为旅游市场最具发展潜力的主流产品,成为一个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标志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持续推进、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人民生活方式趋向休闲化,休闲方式趋向旅游化,国家旅游局最新的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国内旅游总人次17.1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6.3%;国内旅游收入8749亿元,比上年增长12.6%,旅游业规模无论从人数上还是收入上都不断扩大。当前,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扩大内需政策的进一步显现,旅游业在增加就业、促进农村发展、缩小地区差距、节约资源等多方面的优势得到进一步体现,休闲旅游产业作为涵盖观光、休闲、度假以及与此相关的餐饮、会展、住宿、娱乐、纪念型工艺美术品等多方行业的综合产业,不仅可以丰富旅游产品种类,改变旅游产品结构,促进旅游产品升级,实现旅游模式转型,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娱乐化需求,而且可以通过优化调整传统观光旅游产品与现代休闲旅游产品的比例,进一步完善食、宿、行、游、购、娱产业链,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壮大相关产业规模,间接辐射带动其产业链条上其他产业的发展,产生良好的旅游经济放大效应。有利于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盘活经济、繁荣市场、增加税收、减少失业。
欧美发达国家休闲产业十分发达。美国的休闲产业早在1990年就处于国民生产总值第一的位置,消费总量近10000亿美元,约占全部消费开支的1/3。休闲产业的直接就业人员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占全部就业机会的1/4,间接就业甚至占到1/2。国际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未来15年内,以会展、旅游度假、体育健身、文化娱乐、艺术欣赏等为主的“休闲经济”将成为继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后,世界第五大驱动经济变革的浪潮。休闲旅游产业会在2015年前后主导世界劳务市场,并占有世界GDP50%的份额,从而成为名副其实 二、休闲时间将成为一个城市富裕、发达和文明程度及公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而休闲旅游的普及将会变成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现代消费主要动力
扬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最佳人居城市,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优美,尤其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提出旅游名城建设目标,建设了一批文化品位高、地方特色强的文化旅游名品,开发了一批适应消费需求的度假休闲新品。但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我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底蕴深厚的旅游资源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比,与旅游业正在成为国际国内的大潮流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一是旅游产品结构仍以观光为主,比较单一,市场竞争力面临严峻挑战。必须加快向度假休闲型转轨变型。二是旅游国际化程度不高,在国际旅游品牌引进和入境旅游增长幅度方面存在着不小差距。三是休闲旅游要素仍不够配套,在延长中外游客逗留时间,增加游客旅游消费上提升不快。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我市做大做强休闲旅游产业。
1月10日,《光明日报》推出了休闲产业与拉动内需的主题探讨。如果能抓住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扩大内需的机遇,在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打好“休闲旅游产业”牌,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进一步整合休闲旅游资源,优化休闲旅游环境,提升休闲旅游功能,培育休闲旅游文化,把休闲旅游产业打造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让休闲度假成为扬州的鲜明特色,使休闲旅游名城成为扬州新的 “城市品牌”。
对于休闲产业如何挖掘的问题,美国拉斯维加斯由“赌城”到“玩城”,以及俄罗斯将游览太空作为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例子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善于利用把握现有资源,同样可以开发出适合自己的休闲旅游产业。
1、抢抓机遇、塑造形象。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不少旅游大市、强市出现了入境游市场低迷,国内长线游市场受到影响,会展旅游市场会有所萎缩的现象,但扬州却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这一方面归功于扬州这两年来城市建设以及一批旅游新产品的打造,另一方面也说明旅游者、以及一些高端会务、旅游正向国内一些资源品质好、城市有特色的国内二线城市转移。我认为,这对扬州、对瘦西湖景区是一个重大机遇。近期,国家旅游局最近作出重大战略调整,即把国内旅游放在首位,提出“全面发展国内游,积极发展入境游,有序推进出境游”,这是一个意义重大而且非常及时的重心转移。因此,我们要因势而动,因地制宜,围绕拉动国内市场、打造扬州休闲度假形象开展形象推广、产品组合、市场引导和优质服务等一系列攻势。去年,我们成立了营销中心,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同时,在公众对未来预期信心不足的现实面前,拉动国内旅游消费也需要我们潜心研究当前国内旅游、大众旅游的特点和规律,用心整合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悉心调整拉动旅游内需的策略和措施(比如旅游节庆活动也要向“面向大众拉动内需”倾斜,发放消费券,多开展一些大众参与性强的传统节事活动和民俗文化旅游等等)。
2、突出文化、彰显特色。文化是休闲旅游的灵魂,特色是休闲旅游的精髓,打造休闲度假胜地品牌必须要有内涵深刻的旅游文化来统领全局。扬州运河文化,盐商文化,沐浴文化,美女文化,得天独厚,旅游脉络清晰,休闲特质突出,在休闲旅游产业上,我们可以借助文化的力量,依托现有平台,充分展示扬州城市休闲特质。结合景区实际,我们着力挖掘景区精致秀美、风雅闲适等扬州特有文化特征,更加注重用特色文化包装旅游、包装景区,重点打造生态休闲文化、佛教宗教文化、花文化等三种旅游文化。通过万花园、宋夹城文化景区等项目的开发建设,恢复历史著名文化景点,形成精致秀美“诗画瘦西湖”生态名片;提升大明寺、鉴真学院、观音山内涵,加大鉴真、崔志远纪念馆等历史人物和场所的宣传力度,扩大对外影响力;以中国扬州万花会为载体,搭建文化新平台,拓宽营销新渠道,开发旅游新领域,使之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节庆品牌,成为扬州休闲旅游发展新的兴奋点和助推器;以演艺中心为载体,打造展现扬州传统文化和技艺的活动场所,成为扬州展示城市形象的新窗口。
3、挖掘资源、打造新品。扬州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真正能加以利用并成为休闲旅游产品却不多。扬州要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就要把这些现有的人文旅游资源,把扬州精致秀美、休憩休闲的特质与城市旅游发展结合起来,将积淀深厚的传统文化的休闲方式融于旅游休闲中。结合运河文化,打造贯通扬州的水上游览线,彰显绿杨城郭新风采;结合盐商文化,加快“双东”开发,加强个园、汪氏小苑等景点保护开发和宣传推介力度;结合沐浴文化,利用笔架山地区现有温泉资源,打造一流温泉度假区;结合美女文化,开展城市旅游形象小姐选拔,或寻求形象代言(如乌镇景区就邀请刘若英作为形象代言)。景区目前正处于发展的转型提升期,我们的目标是发展大旅游,建设大景区,形成大产业。针对不同游客的消费心理,我们将实施多元化休闲旅游产品开发策略,打造适合不同层次需求的旅游产品,包括乡村休闲俱乐部、体育冠军会所、文化演艺中心,温泉休闲度假村、集科技展示和参与为一体的动物之窗青少年主题公园等,打造形成以旅游业为主导,以休闲、度假、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为配套,以文化展示、会展会务、旅游产品销售等现代服务业为拓展的三大支撑产业。通过傍花村、笔架山温泉等项目的开发建设,加快形成集餐饮、沐浴、休闲、表演等为一体的度假式高档消费场所,既积极融合扬州等传统消费文化,适应休闲旅游需求,又体现服务城市、配套城市功能;通过世界动物之窗等项目建设,积极发展适应现代旅游需求的主题乐园,加快景区休闲旅游产品的多样化、游客接待能力的规模化,打造融观赏、休闲、度假、娱乐于一体的全方位休闲旅游目的地。
4、整合资源、抱团出击。多少次应对危机的实践告诉我们,越是市场低迷,越是要加强宣传推广和市场营销。“狭路相逢勇者胜”,“风雨过后见彩虹”。面对危机,我们不可一筹莫展,必须主动出拳,即加大宣传推广和市场营销力度。一是要出“重拳”,必须比以往更加重视旅游宣传推广和市场营销,切实加大力度,以热制冷,营造“热点”。二是要打好“组合拳”,政府要加大城市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宣传力度,旅游主管部门要加大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推广力度;旅游经营单位则要加大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的营销力度。三是要防止“花拳”,即要比以往更加注重市场的研判,更加注重宣传推广的实效。宣传推广目的地和受众面的选择、产品的组合和包装、推广营销的手段和策略都需要我们开启智慧,创新思路。“两军相遇智者胜”。同时,要抱团取暖。这是一个十分形象而又十分有效的“暖冬”举措。“抱团”就是紧密联手,紧密合作,团结起来共拓市场。景区、之间要“抱团”,整合资源,联手营销,推出质优价廉、能够有效拉动内需的组合产品,我们通过市场的手段收购了大明寺门票,取得了很好效果;旅行社要“抱团”,形成合力优势,实行“团购”以采购到更有卖点的旅游产品、线路和价格推向市场;争取在拉动市场的同时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多赢。
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空间
开心网
人人网
来源地址:http://www.yzzx.gov.cn/article.asp?articleid=12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