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委“两创”总战略及转型升级总要求,江山市委提出打造“两地一城”(打造三省边际休闲旅游胜地、构筑三省边际现代物流集散地、建设三省商贸商务名城),构建浙闽赣三省边际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目标,旨在通过服务业提升发展,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社会提升跨越发展。
一、面对新的发展阶段和形势,加快服务业提升势在必行
1、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是应对宏观形势变化,增创发展新优势的现实需要。江山作为华东沿海地区与中部地区的交通节点,“长三角”和“海西经济区”辐射内陆的“桥头堡”,为接受服务业产业辐射和转移提供了重要机遇。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也是江山应对当前形势,克服经济下行压力的现实选择。
2、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是促进工业提升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江山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把握产业互动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推进服务业、制造业融合发展,促进结构优化,拉动经济增长。
3、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是推进城市化进程,塑造城市品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江山城市建设重点已经从拉开框架向完善功能转变,必须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吸引各类要素向城市集聚,提高城市的竞争力、集聚力和辐射力。
4、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是全面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内在要求。改善民生的着力点在服务业,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公共事业,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增强公共管理和服务的能力,都需要通过服务业提升发展才能实现。
二、打造“两地一城”,努力构建三省边际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
1、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业,建设三省边际休闲旅游胜地。一要提升核心景区品位和档次。突出“千年古道·锦绣江山”旅游主题形象,围绕江山旅游集散中心,江郎山—清漾、仙霞关—戴笠秘宅和廿八都古镇—浮盖山为重点的“一中心三景区”旅游空间布局,加快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开发一批山地休闲、滨水休闲、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特色产品。二要提升接待能力和水平。三要打响江山旅游特色品牌。以江郎山申遗为契机,加大整体促销力度,精心组织江南毛氏文化节、全国马术邀请赛、廿八都古镇开业庆典等节会活动,打造在全国知名的旅游品牌形象。四要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主动接轨周边景区景点,建立区域合作机制,推进与黄山、武夷山、三清山、千岛湖等景区的协作,开展区域旅游联合宣传营销,联合开发旅游专线,实现客源互送。
2、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三省边际现代物流集散地。一要加快物流中心建设。规划启动江山综合物流中心、浙闽赣边际物流中心、危化品仓储物流中心城北工业新城物流中心等一批物流中心项目,满足江山市原料产品的输入输出与仓储需要,加大对三省边际地区物流辐射力。二要培育特色专业市场。依托消防器材、木业加工等特色产业优势,规划建设南方安保市场和华东木业家居交易市场等专业交易市场,增强集聚辐射能力、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三要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四要积极构建物流枢纽。努力建设集铁路、公路和水路为一体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形成出入中原腹地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的南北快速通道,巩固和放大特定的区位优势。
3、鼓励发展商贸商务业,建设三省边际商贸商务名城。一要努力优化完善商务平台。吸引金融机构来江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市内金融机构扩展服务领域,创新金融产品;推进“信用江山”建设,完善信用体系;以服务特色产业发展为导向,提升江山科研创新与应用能力,努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支持发展新兴中介服务业、会展业等,认真筹办蜜蜂博览会、木科会、消防产品博览会,打造知名专业会展品牌。二要大力繁荣城乡商贸经济。三要着力优化城市商务功能。依托山海协作园和城南开发区,积极推进商务办公集聚区建设,探索发展总部经济;加快西山休闲中心、须江商务休闲中心等商务休闲功能项目建设,完善城市商务休闲游憩功能,把城区建成以山水为基调的最佳休闲商务区。
三、把握重点环节加快推进,强化服务业发展高地各项保障
1、健全工作机制。建立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筹行使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协调、考核等工作;建立提升休闲旅游业、现代物流(专业市场)、商贸商务业等三个专项协调小组,协调解决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服务业发展的统计工作体系和监测机制。
2、完善规划体系。吸纳先进规划理念,制定完善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不断完善“一中心三大核心景区”的旅游功能分区空间布局,以及物流专业市场空间布局、商贸商务业空间布局;制定实施休闲旅游、现代物流(专业市场)和商贸商务业专项发展规划,切实做到规划先行统领发展;坚持规划的权威性,依据规划进行建设和管理,坚决防止随意性,通过规划引导优化服务业产业布局。
3、优化政策环境。打破行业垄断,放宽市场准入,消除服务业发展的体制障碍,鼓励多方竞争;设立服务业发展财政专项引导资金,用于全市服务业发展中的重点项目、关键环节和新兴行业,促进服务业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发展;鼓励民间资金投资服务业发展,努力消除体制性、政策性、管理性障碍,真正放开、放手、放活地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
4、加快项目推进。不断完善《江山市服务业发展重点项目储备库》,超前谋划预留一批项目,进一步深化项目前期工作;筹划、论证、筛选、确定好重点项目,完善项目推进责任制度,积极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和省计划,获得国家、省有关政策扶持;不断推出规模较大、特色明显且成熟度高、吸引力强的服务业项目对外招商,注重引进先进技术、新型业态和先进管理理念,借助外力迅速提升服务业基础设施配套水平。
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空间
开心网
人人网
来源地址:http://topic.qz828.com/system/2009/03/28/01011612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