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包头市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要求,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使全市服务业得到了全面长足发展,但与国务院关于服务业的发展目标,即“到2010年全国服务业产值比重比2005年提高3个百分点,就业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到2020年全国服务业产值比重超过50%,就业容量显著增加,基本实现经济结构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转变”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需进一步加快发展。
一、包头市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现状特征
(一)发展速度较快,但户数和企业资本发展不平衡
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对包头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高,服务层次也有了明显提升,成为全市重要的经济支柱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但也存在发展速度快,规模偏小等特点。截止目前,包头市从事服务业的市场主体共有67481户,占全市各类市场主体的88.34%,注册资本(金)为411.97亿元,占全市注册资本(金)总数的48%。全市服务业市场主体户数与企业资本发展明显不平衡。
(二)类型结构趋于多元化,但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
随着服务业开放程度的拓展,私营、外商投资等企业开始涉足服务业领域,给全市服务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服务业企业的资本结构趋于多元化,呈现出多种经济结构共同发展的态势。从目前包头市服务业行业类型来看,批发和零售业45335户,占总数的67%,注册资本(金)为1892007万元,占总资本(金)的45.92%;住宿和餐饮业5878户,占总数的8.71%,注册资本(金)为117075万元,占总资本(金)的2.8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764户,占总数的2.61%,注册资本(金)为1180983万元,占总资本(金)的28.67%;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9783户,占总数的14%,注册资本(金)为66451万元,占总资本(金)的1.61%;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2户,占总数的0.003%,注册资本(金)为105万元,占总资本(金)的0.0025%;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714户,占总数的1.05%,注册资本(金)为99079.34万元,占总资本(金)的2.4%;教育683户,占总数的1.01%,注册资本(金)为2984.53万元,占总资本(金)的0.07%;金融业870户,占总数的1.2%,注册资本(金)为493694.9万元,占总资本(金)的11.98%;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392户,占总数的0.58%,注册资本(金)为101312.1万元,占总资本(金)的2.4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98户,占总数的0.15%,注册资本(金)为59677.75万元,占总资本(金)的1.45%;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607户,占总数的0.9%,注册资本(金)为15058.91万元,占总资本(金)的0.3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469户,占总数的0.69%,注册资本(金)为9799.09万元,占总资本(金)的0.24%;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886户,占总数的1.31%,注册资本(金)为81491.38万元,占总资本(金)的1.98%。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三个行业相对发展速度快、规模大,占服务业总数的89%,其他行业则发展相对较弱。全市服务业各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
(三)发展格局发生变化,传统与新兴行业发展逐渐趋于平衡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市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体育和娱乐业等现代新兴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全市服务业已从原来传统服务业单一发展转向传统服务业与新兴服务业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目前,包头市服务业中新兴行业与传统行业的比例为46%:54%。但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居民服务业等传统产业仍占较大比重,并占有主导地位。
(四)服务业在经济发达地区发展较快,但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目前包头市服务业单位数与从业人员数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基本与各地的区域范围、人口总量、经济发达程度相一致。大多数人口较多、经济发达的旗县区服务业发展较快,反之则较慢。例如:在经济较发达的包头市昆区,服务业发展较快,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服务业市场主体58户,而在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的白云区,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服务业市场主体不足10户。
二、工商部门推进全市服务业进一步扩张增效的对策建议
(一)要进一步广泛深入地宣传和贯彻落实自治区和包头市有关加快发展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文件精神,切实将全体工商干部和经营者的思想真正统一到文件精神上来。各级工商部门要进一步加大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工作力度,创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二)要大力扶持发展社区服务业,积极鼓励、引导下岗失业人员和社会闲散人员在社区兴办餐饮、零售等服务业。对其它便民利民的新兴行业,要本着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扩大再就业的原则,大力予以支持。要深入开展工商职能进社区活动,组建“红盾服务进社区”联系点,开通“红盾帮扶热线”,发放“便民联系卡”,切实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优质条件。
(三)全市各级个、私协会要充分发挥联系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入持久地在从事服务业的个、私协会会员中广泛开展各种宣传教育,引导服务业开展多种形式的产业政策培训、经营管理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安全知识培训,全面提高服务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四)在大力增加服务业总量,增长发展“长度”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发挥商标注册、发布广告、规范经营、维护权益等职能作用,进一步注重服务业各个行业整体规模的“宽度”的扩张,使全市服务业得到平稳较快发展。
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空间
开心网
人人网
来源地址:http://www.bthd.gov.cn/news/news_view.asp?newsid=2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