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十二五”期末,上海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旅游管理和产品开发的市场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初步建成,旅游业成为上海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上海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定位是:将上海基本建成魅力独具、环境一流、集散便捷、服务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健全、旅游产品丰富多样、旅游企业充满活力的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打造国际都市观光旅游目的地、国际都市时尚购物目的地、国际都市商务会展目的地、国际都市文化旅游目的地、国际都市休闲度假目的地以及国际旅游集散地。
■国际都市观光旅游目的地。依托陆家嘴东方明珠、外滩、大剧院以及世博园区的一轴四馆等著名的标志性建筑吸引世界范围的观光游客,形成具有世界品牌影响力的、富于时尚、持久经典的城市标杆,打造吸引力强、美誉度高、世界级景区(点)集聚世界级的观光旅游目的地。
■国际都市时尚购物旅游目的地。积极打造世界时尚品牌云集、新兴业态完备、支付环境便捷、购物环境高雅、国际和民族品牌云集的世界级购物中心,成为国际购物天堂,使购物游成为上海旅游的核心品牌之一。
■国际都市商务会展旅游目的地。抓住世博会的重要契机,继续将商务会展旅游作为最重要的增长点,结合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以及会展设施的不断完善、会展品牌日益突出的优势,努力打造设施完善、服务优良、品牌优势突出的国际商务会展旅游目的地。
■国际都市文化娱乐旅游目的地。依托世博园区的顶级文化设施以及迪士尼主题文化娱乐区域,充分利用文化节庆活动,推介以京昆、民乐、杂技为主的中华传统文化。建立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主题突出、功能完备、品质高雅、配套完善的文化娱乐度假区。
■国际都市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推进本市乡村旅游要素国际化进程,不断提升旅游设施建设及管理服务水平,逐步把上海郊区建设成为旅游国际化程度高、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国际都市休闲度假目的地。
■国际都市旅游集散地。依托虹桥交通枢纽、浦东国际机场、京沪高速铁路、崇明崇启大桥、上海吴淞口邮轮组合港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打造换乘便捷、衔接顺畅、集散快速的国际都市旅游集散地。
产业定位
“十二五”期间,上海旅游产业定位是:上海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推动上海发展转型的战略性产业。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消费、投资、出口具有全方位的拉动效应,旅游消费是最终消费、综合性消费和可持续性消费,对内需的拉动作用尤为显著,是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战略途径;发展旅游,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互动交流,是上海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举措。旅游业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等特点,是上海实现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战略性产业。
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通过整合旅游资源、推进产业融合,大旅游产业将成为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优势产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创新、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十二五”期间,上海旅游业要充分发挥旅游业关联面广、带动性强的优势,以扩大旅游消费为重点,坚持走科技驱动、创意驱动和品牌驱动的发展道路,成为整合旅游资源、促进行业融合、持续推动上海经济发展新的支柱产业。
支持民生改善的主导性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旅游、休闲的需求日益增长。旅游业越来越成为体现以人为本、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精神需求得到满足的标志,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产业。“十二五”期间,上海的旅游业要发展成为充分吸纳就业、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完善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市民生活水平的民生性主导产业。
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旅游发展的出发点是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落脚点是要人民群众满意。“十二五”期间,上海旅游业要不断改善旅游消费环境,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把“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产业发展的标准和要求,更加突出现代服务业的特征和素质,成为上海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示范产业。
具体指标
到2015年,旅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旅游消费稳步增长,经济社会效益更加明显。
在总量规模指标上,旅游业总收入达到5200亿元;国内旅游人数达2.4亿人次,年均增长2.3%。入境游客人数达1000万人次,年均增长4.6%。出境旅游人数达450万人次,年均增长3.8%。
在功能能级指标上,国内游客人均停留天数4.3天、国内游客平均花费1175元、入境游客人均停留天数3.5天、入境游客人均花费857.78美元、新增景区(点)20个、新增三星级以上宾馆110家、邮轮码头2个、游艇基地11个、游船码头19个、房车基地2个。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提高到8.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5%。星级饭店和A级景区用电用水降低20%。旅游业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15%、乡村旅游景区(点)200个、工业旅游景区(点)300个、科普旅游点60个。
在社会效益指标上,旅游就业30万人、上海市民游9000万人次;城乡居民年均出游超过4次,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10%。
另外,建成综合便民旅游服务中心5个、旅游咨询点100个、旅游集散站10个、旅游公共实训基地1个、旅游公共服务网15个。
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空间
开心网
人人网
来源地址: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2315/node4411/u21ai481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