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将建9.3万亩北部现代农业实验区 “一核二带三区”高效生态
记者近日从正在举行的崇明县“两会”获悉:目前,崇明正在规划占地面积9.3万亩的北部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实验区,该项目有望今年启动。根据崇明县“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未来五年,崇明将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力争成为全市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
据了解,在推进产业化方面,崇明将强化农业区域布局,巩固崇明岛东部河蟹和特色蔬菜、中部优质大米、西部白山羊和经济林以及北部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实验区为重点的农业生产格局。同时,继续提升科技兴农水平,普及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培育发展种源农业。围绕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建成现代农业园区和东风西沙低碳农业园;并积极引进和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向现代农业园区集中,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到2015年,力争绿色食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5亿元。
规划占地面积达9.3万亩的崇明北部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实验区,将是崇明农业“十二五”发展的新亮点,其总体目标是建设成为崇明高效生态农业的先行区、农业高新技术的集聚区、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区。据此,实验区将形成“一核二带三区”的农业功能布局:“一核”即以崇明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区,建成特色果蔬生产展示区及农产品加工展示区。“二带”即以环岛河北横引河为轴线,依托森林公园、前卫村等旅游资源,在中东部垦区内建成农业旅游观光产业带以及为东中西部垦区重点种植业区提供配套的畜牧水产养殖产业带。“三区”即建成东至五垦区、西至竖新垦区的特色果蔬及种源产业区;东至新河垦区、西至城桥垦区的有机绿色食品产业区;东至庙镇垦区、西至新村垦区的循环农业产业区。
在推进标准化方面,崇明将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完成5万亩高标准农田设施、1.6万亩设施菜田建设。创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1个、市级蔬菜标准园3—5个。修订60项左右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加强质量监管体系建设,提高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能力。完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创建工作。到2015年,力争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占主要种植业面积比例达到70%。其中,绿色和有机农产品认证比例达到15%。
此外,崇明将继续以市场为导向,推广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扩大认证产品规模,提高认证农产品的销售量和比重。培育壮大特色农产品品牌8个以上,鼓励、推广崇明优质特色农副产品使用绿色食品产销联合会标识,提高崇明农产品知名度。构建和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加强“农超”对接,扩大市区营销网点规模,建设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到2015年,力争在市区建立营销网点500个,销售额达到10亿元。
崇明还将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培育一批产业规模较大、运作较为规范、市场竞争力较强、带动作用明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到2015年,力争创建50家市、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农业管理体系现代化,形成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形式、与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流通、服务体系。
(中国上海网 2011年1月27日 )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