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服务业>  正文

玉龙县“十一五”交通专项规划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9/18/2010 20:03:00

  一、“十五”回顾与评价

  交通是社会发展现代文明的标志,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交通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在航空、铁路、水路等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四通八达,可以深入边远山区和没有铁路、水运的广大地区,在这类地区公路承担着交通大动脉的作用。

  玉龙县地处青藏高原南端,是横断山脉向云贵高原过渡的衔接地段。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在没有铁路运输,而水路运输甚少的条件制约下,过境国道、省道既是国家干线,也是我县的交通干线和出县通道,公路成为我县社会和经济发展,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最根本条件。

  (一)“十五”发展成就

  1、运输服务部分

  (1)“十五”期间随着我县各项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对运输市场提出较高的要求,要求货运通畅、周转快,客运舒适、速达,带动了社会消费和客货运输,公路运输机动车发展迅速。机动车保有量为:2005年机动车保有量总数为2,106辆,其中载货汽车为746辆,载客汽车为776辆,其它专用汽车98辆,拖拉机2850辆。运输货运量共完成168万吨,货运周转量完成4.784万吨公里;客运量完成3,158.4万人次,客运周转量完成13,976.4万人公里,为我县经济的发展、促进全县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交通运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十五”期间我县坚持“规划、协调、服务、监督”的管理方针,充分运用法律、行政、技术和经济等手段,加强对交通运输市场的管理,适时把过去“指标调控”的方式转变为“政府引导、市场调节、严把准入、优胜劣汰”的调控方式进行市场管理,严厉打击非法营运,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全县交通运输及其服务业进行大规模的清查,规范了行业的经营秩序。强化对行业人员的法规行规、职业道德、安全操作及业务技能的培训教育,使行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技能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强化水上交通安全运输监管力度,确保了我县水上交通的安全生产。以强有力的交通行政执法,保障了我县“十五”期间良好的交通运输市场秩序。

  (3)加强维修行业管理,严把市场准入关,从而使维修市场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全县有车辆维修户89户,大小停车场28个,洗车点36个。重点开展对无证经营、经营条件不达标、非法占道经营、经营行为不规范等的清理整顿工作,净化了维修市场,保障了机动车行车安全和全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4)狠抓水上安全生产。我县共有码头泊位21个,机动船只38艘,严格按照水上运输有关规定,签定“水上安全责任制”,对水上运输进行监管,使我县水上安全生产工作在“十五”期间达到了无重大安全事故的目标。

  (5)做好道路运输企业的监管审核。对我县汽车客货运输站点做好考评审核工作,对站场设施等条件不符合要求无客运线路经营的业户予以取消,加强客货运市场管理,规范货运配送,代理等中介服务业,严查违规经营、逃、漏规费的车辆,规范运输市场秩序。

  2、基础设施建设部分

  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县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针对我县公路网普遍等级低,高等级公路少、抗灾能力弱的特点,十五期间,我县立足县情,抓住机遇,注重提高公路网总体等级水平,重点抓好经济干线、旅游线路、出县通道建设,加快城市道路建设,不断完善县乡、乡村公路,逐步普及卫生路,遵循“建设、改造、管理、养护”四结合的方针,使我县交通工作得到快速发展,全面步入了持续发展的快车道,相继完成了丽维路、玉甘路新老路、虎跳峡路、镇东路、过境路等一批项目的建设,提高了我县整体公路网等级,完善了我县公路网布局,促进了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二)“十五”计划执行情况

  1、公路建设与运输预计完成情况,与原定计划目标的差异及主要原因分析

  十五期间,共改建公路丽维线、玉甘路、中黎路等7条长164公里,至此,我县境内一级路已达4公里;二级路63公里;三级路82公里;四级路233.6公里;实现了公路等级化。高级路面255.64公里;次高级路面134公里;弹石路面64公里;砂石路面100公里,加快了实现乡乡、村村通公路奋斗目标的步伐。

  连接大理、丽江、迪庆、怒江、兰坪旅游大环线玉龙县境内部分尚未实施,其原因有三:一是这些项目虽已通过工可评审,但主要由上级交通部门负责实施,县承担协助任务,目前丽江至宁蒗泸沽湖旅游环线项目已开工,现正在进行断头路、大具江桥的前期准备工作;二是公路建设资金的制约,由于我县地处山岭重丘区,地形复杂,山高坡陡,公路建设工程量大,资金投入巨大,而我县属经济不发达的农业县,因此地方筹措资金十分困难;三是项目虽已通过工可评审,但仍未得到项目实施计划批复。

  由于2003年区县分设后,新县城建设尚未形成规模,在“十五”期间计划组建的丽江县客运服务公司,因此未能如期实施;玉龙县境内金沙江沿线21个渡口,设施不规范,运载能力低,原计划在“十五”期间,加大投入,改造和增设渡口以满足沿江人民群众的需要,但由于地方海事处无任何经费来源而玉龙县又是一个新建的贫困县,财政十分困难,因此未能如期改造和增设渡口。

  2、“十五”投资完成情况,包含投资总额和资金渠道

  “十五”期间共完成投资36,082万元,资金来源分为国债资金7,910万元、省补资金21,166万元,地方自筹14,916万元。其中有9,416万元因省补资金未到位和企业垫资原因造成拖欠施工单位工程款。

  3、“十五”期间交通建设的主要特点,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

  (1)“十五”期间玉龙县交通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发展的主要特点及成功经验可归纳为:

  ①牢固树立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要适度超前发展的战略意识,抓住机遇规范、有序地进行公路网的建设;②积极做好项目储备、立项、审批工作,多渠道筹集公路建设资金;③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经济干线建设、旅游景区公路建设作为工作重点,认真抓好项目的实施;④立足区县分设后,玉龙新县城未形成规模的实际,加大投入,全面实施新县城的主干道公路建设项目;⑤对县乡公路的改造和管理工作常抓不懈;⑥拓宽思路、敢想敢为,在项目的规划和实施上尽可能提高起点,提高档次;⑦加强与上级交通部门的沟通和联系,积极向上反映交通现状,得到了政策上、资金上的适度倾斜。

  (2)存在的问题:

  ①公路建设需要与建设资金不足矛盾突出。公路运输是我县主要运输方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需要快捷、安全、方便的交通条件与之相适应,而在上级补助资金少,县财政自筹资金困难的条件下,从交通发展需求来看,国家、省里对交通建设投入比例过小。

  ②公路平面布局不够合理,交通发展不均衡。由于地形复杂,过去按行政系统安排修路,致使县至乡、乡至村道路均呈放射状,缺乏必要的横向联系,断头路多,增加了绕行的距离,从交通来看,中部较发达,西部其次,东部较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③公路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高等级公路比例仍处于小的状态。

  ④公路建设难度大。我县地形复杂,山高坡陡,公路建设工程量大,资金投入多。

  ⑤县乡道路等级低,上级部门补助的养护资金少,公路存在晴通雨阻现象。

  ⑥交通运输方式单一,以公路运输为主,成本高,效益低。

  二、“十一五”公路交通发展目标与重点

  (一)“十一五”公路交通发展形势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呈平稳增长趋势。期间是我市实施“二次创业”和玉龙县展开全面建设的关键阶段,从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及我县县情实际情况分析,“十一五”期间我县公路交通的发展机遇将大于挑战。

  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增长,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交通运输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对外贸易将会快速增长,促进交通运输需求持续增长。

  2、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与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将使货物运输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促使货物需求数量仍呈增长态势。

  3、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员往来将更加频繁,国家为扩大内需努力开拓农村市场,客运需求将大幅增加。

  4、国家西部大开发及我市 “二次创业”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必将促使我县公路交通更快的发展。

  5、区域化经济发展的要求将促使区域内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旅游大环线的开发建设促使我县公路网络的纵深发展。

  6、旅游业的健康、持续、有序发展,将促使交通运输业的需求持续增长。

  7、玉龙新县城开发建设力度的进一步增大,我县西部旅游业的进一步开发,将为我县公路交通建设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8、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一步增多和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将促使我县运输需求的数量、结构和分布格局发生新的变化,对运输资源的合理配置产生直接影响。

  9、21世纪,尽管和平与发展仍是世界的主旋律,但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树立安全意识,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应加倍重视的问题,“十一五”时期,要特别重视国防交通建设,完善国防交通网络,进一步增强国防交通综合保障能力。

  (二)“十一五”公路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方针

  1、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满足全面建设小康“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把发展中国家作为交通的主题,提高公路等级,改善路网结构,加大养护力度,加强行业管理,促进地区平衡,实现我县公路交通质量型、效益型、功能型和可持续的跨越式发展,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安全、舒适、快捷的交通服务。

  2、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十一五”时期加快我县交通发展的基本方针是:

  (1)深化改革,坚持走社会办交通、建公路的新路子,坚持“建设、改造、管理、养护”紧密结合的方针。

  (2)坚持公路建设的三个重点:一是县内国道升级达标;二是加大县乡道路、农村路网建设力度,努力建设提高使之上等升级;三是加大旅游干线、旅游环线的开发建设使之形成连接滇川藏三省的旅游大通道。

  (3)拓宽筹资渠道,多方筹积建设资金,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增加资金投入额度。

  (4)以培养、健全和完善客、货运有形运输市场为目标,重点搞好玉龙新县城运输服务站建设,进一步完善乡镇客运站点,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舒适、快捷的交通服务。

  (5)坚持航道、码头、船舶航运系统配套协调发展原则,重点搞好我县石鼓至虎跳峡航道疏通工作,提高船舶运输能力。

  (6)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正确把握好发展度、协调度、可持续性三者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全部、眼前与长远的关系,正确处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认真解决好发展速度与建设质量、规模扩张与合理把握标准、建设改造与养护管理等诸多矛盾,实现质量型、效益型、功能型和可持续的跨越式发展。

  (7)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切实搞好交通精神文明建设。

  (三)“十一五”公路发展的目标、重点、方向

  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建立客运快捷化、货运物流化的智能型交通运输体系。

  为实现这一长期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县交通运输业的阶段性目标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公路等级,改善网络结构,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交通运输市场体系,运输质量明显提高,逐步形成与周边地区客运系统、货运系统、多种运输方式协调配合的运输体系,推进现代化交通系统的形成。

  1、重点经济干线建设。以“打开通道、完善网络、形成体系”为方针,突出境内路网和境外通道建设两个重点,对境内现有的国道、省道和经济干线进行改造和扩建。五年内,积极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上级部门的扶持,拓宽思路,多渠道筹集资金。重点争取开工建设国道214线丽江段及国道连络线120公里;省道改建丽兰公路、巨塔路共计100.25公里。

  2、县乡道路的改造与养护。按照“建设、改造、管理、养护”四结合的方针,在抓好重点经济干线建设的同时,加强对县乡、乡村道路的改建,在“十一五”期间县道改建虎跳峡油路、丽江至宁蒗泸沽湖旅游环线公路(玉龙段)181公里。争取实施中石路、仁和路、巨鲁路、大石路、老君山旅游公路等乡道387.8公里;改建村道449公里、玉龙县城过境公路未开工路段。实现乡乡通油路或弹石路面的目标。同时对现有的乡村公路进行全面的改造,重点改造桥涵、排水设施,使通村公路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个档次,改善通行条件,达到四级路标准。村道水泥路建设1000公里。与此同时,完善公路养护机制,提高公路养护质量,保证好路率,解决县乡、乡村公路晴通雨阻、通而不畅的问题,切实为山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便利的交通条件。

  3、“十一五”期间,计划实施虎跳峡大桥(总投资7,000万元)、奉科大桥(总投资1,500万元)建设工程。  

  4、交通行业管理。“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运政、海事、路政等交通行业管理,加强道路、水路运输管理法规建设,依法治路,保证路产路权完整,依法进行行业管理和结构调整,大力整顿运输市场,规范经营行为,引导我县交通运输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为解决山区和边远地区群众乘车难的问题,计划在“十一五”期间组建玉龙县交通管理服务中心,总投资550万元,对全县客运市场进行统一的组织和管理,车头向下,面向群众,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和优惠政策,尽量满足山区人民的乘车需要。

  5、流经境内的金沙江约有374公里可以通航,沿江有21个固定渡口。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金沙江石鼓至虎跳峡的航道进行疏通,满足水上旅游运输的需要;新开通石鼓码头至巨甸航道,实行渡改桥工程,同时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确保水运安全。

  6、在铁路建设方面正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四)“十一五”时期公路投资估算及资金渠道

  “十一五”时期公路计划投资842,345万元。其中国道120公里,为高速公路,投资总额580,000万元;省道100.25公里,为二级路,投资总额40,100万元;县道181公里,投资总额18,960万元;乡道387.8公里,为三、四级路,投资总额53,875万元,村道449公里,为四级路,投资总额23,810万元;城市着道路9.8公里,投资总额16500万元;桥梁二座,投资总额8,500万元。其余村道水泥路建设1000公里,投资50000万元,铁路建设50公里,投资50000万元,客运站及县城客运中心投资600万元。资金渠道为中央补助、省补和地方自筹。其中中央补助611,994.8万元、省补146,167.8万元和地方自筹84,182.4万元。

  (五)规划实施保障

  1、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加大投资力度,保障规划项目的实施。

  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经济发展中交通要先行,“交通要适度超前”的原则,立足于把发展交通工作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很重要任务,实行项目法人制,加大投资和举债力度,切实保障规划项目分阶段、分年度逐一实施。

  2、创新实施机制,保障规划实施。

  项目实施中,要加强林业、环保、土地、水利、公安间各部门的关系,明确部门的职责,避免相互推诿,确保项目的实施。

  3、积极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大力度争取国家和省级补助资金的支持。

  市、县政府安排一定的项目前期费,责成部门扎扎实实地做好项目的工可、立项、报批等前期工作。并加强与国家部门、省厅局的密切联系,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的资金支持帮助。

  三、公路发展政策建议和相关措施

  (一)根据对“十一五”规划实施投资概算来看,公路投资资金需数亿元。我县属经济不发达的农业县,但区县分设后,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的国民生产总值呈逐步递增的良好态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成效显著;工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旅游业提质增效带动了第三产业蓬勃发展;财政增收,经济动态平稳。从以上情况分析,我县财政不算十分困难,按此计算,“十一五”期间,我县每年需投入的公路建设资金达几十亿元,面对这些资金问题,如何解决?答案是继续多渠道筹集资金,争取以工代赈,争取倾斜政策。放弃等、靠、要的思想。我县修建公路受诸多因素影响,工程量大,任务艰巨,因此,也可采用地方融资、社会配资、利用外资的开放式交通建设格局。

  (二)加强现有公路的管理。加强路政管理和交通管理,建立良好的行车秩序,改善行车条件,提高通行能力,充分发挥公路运行能力,延长公路使用年限。

  四、2020年规划

  (一)初步设想

  公路网规划属于长远发展布局规划,是制定公路建设中、长期规划,编制五年计划,选择项目的主要依据,属于公路建设的前期工作。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必然导致旺盛的客货运输要求,人员和物质流动总量不断增加,引发公路交通需求的持续增长。玉龙县的规划首先必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念,建立协调、优质、高效、快捷的公路运输系统,与航空、水运、铁路等运输方式共同构筑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以适应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具体目标:

  1、公路网规模:辐射全县境内所有乡镇和行政村通村公路,公路里程达3360.98公里;

  2、二级以上公路:总里程达341.05公里,干线公路基本达到二级标准;

  3、新县城公路规划:形成城市一级道路公路网,以县城过境公路和连接市区公路为基本骨架,辐射整个县城。

  4、县乡公路:基本达到二级路面标准;

  5、乡至行政村公路:提高路面等级,实现路面黑色化;

  6、自然村公路:消除无路面状况;

  金沙江航线里程增加,极大的方便沿江人民的生产生活。

  在“十一五”期间 ,要按照合理布局、结构优化、完善功能、发挥效益的原则,建设以公路为重点,水运、铁路、航运为补充的交通网络,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促进交通运输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县小康社会的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来源地址:http://lj.xxgk.yn.gov.cn/canton_model17/newsview.aspx?id=698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