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我市档案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使档案事业更好地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回顾
“十五”是全市档案事业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档案工作开始全面转入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档案服务创新从理念到实践取得重大突破,档案工作在推进台州现代化过程中实现了快速发展,许多方面走在全省前列,为我市的“两个社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
1、经济和社会领域档案工作扎实推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全面推进,年产值亿元企业建档率达84%,并有10家跻入省“百家示范”典型行列。依法指导国有转制企业档案工作并进行合理处置,其中台州市档案馆接收了22家企业2万多卷。加强对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监管,开展市级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登记,登记率达97%;28个市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通过了档案专项验收,合格率为100%。开展乡镇机关省级目标管理认定工作,全市131个乡镇有123个达到省级标准(未达标的8个为新建街道办事处),达标率为94%。开展村级清建档工作,行政村建档率为90%。做好农村二轮土地承包档案工作,验收合格率100%。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建档工作,建档率为93%。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档试点。开展城市社区档案工作,全市126个社区有119个建档,建档率为94%。加强了对信访档案和社会保障档案工作的指导。
2、已公开现行文件提供利用工作日益深化。全市9家综合档案馆都建立了已公开现行文件阅览室(查阅服务中心),并开展网上查阅服务,其中市和6个县(市、区)被当地党委、政府指定为政务信息公开场所。
3、档案馆社会宣传教育功能不断拓展。有3家被命名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了馆藏档案珍品巡展、防治非典档案图片展、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图片展等全市性展览,参观人数达10多万人次。
4、档案信息社会共享度明显加大。围绕党委和政府工作重点和重大调研课题,及时提供相关档案信息,为领导和机关工作决策服务。档案开放工作迈出新步伐,开放档案318677卷(件)。档案馆接待利用工作呈增长趋势,接待利用者52900人次,利用档案134324卷(件)次。
(二)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能力日益增强
1、服务资源更加丰富。全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大幅度增加,馆藏结构明显改善。全市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共计1526个全宗、569319卷(件),资料80926册,声像档案1783盒,照片档案35979张,光盘档案262张。建立了视频接收系统。
2、服务手段实现创新。档案信息网络建设基本普及,全市9家综合档案馆全部建立了互联网站,70%建成局域网并联通政务网,6家档案网站被评为省优秀网站。建立了馆藏档案目录数据库、目录中心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照片数据库、声像数据库。全市综合档案馆目录数据库已达470余万条,全文数据库达6.6万余幅。
4、档案编研培训硕果累累。全市有7个档案局(馆)编纂年鉴,《台州年鉴》在全国年鉴质量评比中荣获二等奖。获省档案局优秀编研成果奖7项,其中一等奖1项。举办全市档案人员上岗培训、知识更新和各类专题培训班24期,受训人数3162人次。
5、基础业务建设更加牢固。对机关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进一步加强,普遍建立并实施了机关归档工作年检制度。《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全面推行,市直单位100%实行了立卷改革。综合档案馆和机关档案室规范化建设扎实推进,全市有313家档案室通过省级目标管理认定,1家档案馆通过省一级认证复查。
(三)档案事业发展宏观环境进一步改善
1、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力度进一步加强。各级党委、政府落实了分管和联系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摆上议事日程,切实解决档案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县(市、区)档案局机构规格均升为一级局。
2、对档案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档案馆建设列入《台州市“十五”文化发展计划》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内容。档案馆的重要档案征集、重点珍贵档案抢救、档案日常维护、档案研究开发等“四项经费”开始列入财政预算。档案工作列入县(市、区)和乡镇、部门工作目标考核初见成效。
3、档案工作的法治保障进一步增强。市“两办”印发了《台州市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台州市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暂行规定》,部分县(市)的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以县(市)长令发布。市和各县(市、区)档案局都被当地政府确认公布县有档案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全市持证上岗的档案执法人员有48名。分别开展了转制企业、重点骨干企业、重点建设项目、非典防治、机关(含开发区)、教育(科研院所)、农业农村等档案工作专项执法检查,检查了300多个单位,发生整改通知书20多份。依法开展行政许可。
“十五”期间全市档案事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严重影响档案馆功能的发挥;档案事业经费投入不能满足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档案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二、“十一五”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治档,坚持走新型档案工作之路,服务大局、服务民众、服务发展,以档案馆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资源建设为突破口,不断推进全市档案事业新发展,使档案事业在加快推进台州现代化新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奋斗目标
大力推进档案服务利用社会化、档案管理法制化、档案资源结构多元化和档案基础工作信息化,努力构建管理体制优、基础设施好、信息化程度高、服务功能全,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台州地方特色的现代档案事业体系。
三、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加强档案法制建设
1、深入开展《档案法》宣传教育。争取把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纳入到普法教育整体计划中,列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内容,着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机关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法人代表的档案法制意识。制定《台州市档案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运用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档案法》,重点组织好纪念《档案法》颁布20周年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法制意识。
2、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工作。对原“两办”印发的《台州市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提出修改意见,报市政府,争取以市长令形式发布。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制定《台州市电子公文归档管理实施办法》以及其他涉及新领域档案工作的规范性文件。
3、加强对重要档案的监管。按照《浙江省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和《台州市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要求,做好我市重大活动档案的监管、收集、整理、移交和利用工作。严格执行重点建设项目、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技改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制度,凡未经档案专项验收的项目,不得通过整体验收。
4、加强执法检查工作。坚持依法行政,在当地人大等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市和各县(市、区)档案局继续每年坚持开展两个“四个一”的执法检查活动。一是市和县(市、区)两级一年确定一个系统开展一次执法检查,印发一个执法检查情况通报。二是对严重违反《档案法》的行为,做到发现一个,立案一个,查处一个,通报一个。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复议正确率达100%。
5、全面推进档案依法行政。充实调整档案行政执法人员队伍,开展岗位培训,提高执法水平。加快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实施、人大监督,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档案行政执法体制。推行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档案依法行政工作的年度报告和考核制度。
(二)加强档案馆建设
1、加快功能建设和现代新型档案馆转型步伐。以服务能力建设为核心,全面推进档案馆功能建设,加快档案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型步伐,充分发挥档案馆作为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公开现行文件集中向社会提供利用即政务信息公开查询中心和档案信息服务中心“四位一体”功能。
2、加快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台州市、三门县档案馆,椒江区、黄岩区、路桥区、临海市、仙居县,椒江区、玉环县档案馆争取建成或立项,温岭市、天台县档案馆做好搬迁工作。档案馆建设必须按照国家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要求,独立建造,符合现代档案馆各项功能的要求,努力把档案馆建成当地文化标志性建筑。随着新馆建设同步推进档案馆设施装备建设,确保各级档案馆具备安全保管的条件。
3、抓好档案馆目标管理工作。根据创建文明城市的要求,抓好档案馆定升级工作。其中台州市、玉环县、椒江区、天台县档案馆通过省一级标准复查认证,临海市、黄岩区、三门县、仙居县档案馆晋升省一级,路桥区档案馆晋升省二级。
(三)强化档案资源建设
1、加强源头管理。通过建立和完善年检制度,进一步抓好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资源建设,并按规定及时向当地档案馆移交各种载体的档案。
2、加强档案收集工作。各级综合档案馆要着眼社会需求,扩大档案收集范围,改善档案馆藏结构,增强社会活动等方面的鲜活内容。特别要做好对重大活动、重要声像档案的收集。同时,要结合当地实际,做好各类社会组织、知名人士、社会公共活动等典型个体档案的收集。通过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开展重要档案资源、特色档案的征集工作。
3、推进档案管理体制改革。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推进档案管理体制改革,整合档案资源,积极探索走大档案发展之路,有条件的建立城市档案中心和机关文档中心。
4、加大对档案资源建设的投入。投入要与经济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并按照略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的一定比例增加档案事业经费,各级财政部门要将综合档案馆的重要档案征集费、重点珍贵档案抢救费、档案日常维护费和档案研究开发经费按档案馆的实际需要列入年度预算。
(四)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
1、进一步拓展档案服务领域。各级档案部门要坚持把服务工作放在档案工作任务的首位,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强对馆藏档案的整理、研究与开发,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同时,进一步增强服务大众意识,拓展档案工作服务领域,加大档案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力度,努力满足社会公众对档案信息的利用需求。及时举办各种档案陈列展览。各级档案馆和机关档案室保存的档案,除确需继续保密的以外,都向社会公众开放。
2、大力创新档案服务机制。重点抓好现行文件阅览室(查阅服务中心)建设和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现行文件阅览室(查阅服务中心)均成为当地党委、政府指定的政务信息公开场所,并加强设施建设和技术服务,提升服务功能。积极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档案馆建成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它档案馆均争取成为各县(市、区)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不断提高编研水平。立足馆藏,围绕中心和大局,树立精品意识和大编研观念,加强对档案信息资源的研究和研究成果的出版工作,重点编好具有台州特色的《台州年鉴》和县(市、区)年鉴,争取有5个以上编研成果获省级以上奖。
(五)继续推进经济社会领域档案工作
1、加强机关事业单位档案工作。以目标管理和年检为抓手,进一步促进机关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在市直机关开展规范化综合档案室创建活动。
2、全面推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民营企业档案工作会议精神,重点抓好“513”工程企业档案管理,全面完成民营企业建档工作,实现“全面推进、重点提升”的工作目标。
3、推进“三农”档案工作。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三农”档案工作力度。继续完善“千百工程”和“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档案规范化建设。抓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工作,开展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造和农村新社区建设中的档案工作。全面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档案规范化建设。
4、积极开展科技领域的档案工作。建立知识产权档案,为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服务。
5、深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档案工作。落实深化“平安台州”建设、生态环境档案工作,进一步规范社区档案工作,提高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规范化程度,加强信用档案工作,规范人事档案管理。
(六)积极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1、加强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各地、各部门要将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纳入电子政务和办公自动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整体设计,同步实施,实现文档一体化。各机关要按照国家档案局《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和《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妥善做好电子文件的保真、保密、保存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市直单位电子文件在线接收,有条件的县(市、区)档案馆开展电子文件接收工作。开展示范数字档案馆、室创建活动。
2、实施数字档案馆工程。各级政府把档案信息化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战略位置,纳入电子政务工程,加大经费投入。加快档案目录数据库、纸质重要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建设。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开发和综合利用,建立台州市数字档案目录中心,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合理配置和资源共享。力争市和县(市、区)档案馆普遍建成数字档案馆。
3、着力提升基础网络平台建设水平。全市档案馆全部建立基础局域网络,接入政务网,连接公众网,建成档案信息传输与发布平台,构成全市档案信息互连互通的双层共享平台。优化公众档案网站,强化网站功能。依托政务网络,全面建成档案信息内部服务站,为党政机关提供全面、快捷的档案信息利用服务。纳入全国档案信息“金档工程”建设,构建全市档案信息专题数据库,整合档案信息数据,实现全市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七)加强档案科教工作
1、继续开展岗位培训。坚持每年举办3—5期全市档案管理岗位培训班,以加强对初任档案工作人员的培养。
2、继续开展继续教育。对取得档案管理岗位培训证书的人员每两年进行一次以传授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档案人员继续教育,以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3、继续开展档案职务评审工作。开展一年一次的档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和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以稳定我市档案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4、加强档案研究工作。争取有关领导、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选择一、二个有价值的科研课题,加强研究,抓好申报、推广工作。
四、保障措施
1、切实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深入贯彻落实省“两办”《关于加强新时期档案工作的意见》精神,把档案事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摆上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把档案工作列入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考核。将档案事业作为文化大市建设的组成部分,不断加大投入,使档案事业费随档案总量的增长以及管理和服务方式的改进不断有所增加。各级各部门都要明确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每年要听取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有关档案工作问题。各有关部门要关心、支持档案工作,为档案事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切实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档案干部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各级档案局(馆)的领导班子,加大档案系统干部任用和交流的力度,增强档案干部队伍活力。加强档案局(馆)内部档案人员配备。县以上机关、团体的档案人员配备要与档案工作任务相适应;乡镇机关要依法履行档案管理职能,设置档案管理岗位,明确专(兼)职档案人员。要坚持档案业务和档案队伍建设两手抓,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优良,业务素质过硬,讲团结,善学习,能开拓,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档案队伍。
3、切实加强档案创新机制。进一步强化法治意识,在依法开展档案工作,依法管理档案事业,依法做好档案服务上下功夫;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在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档案服务机制,推进档案服务体制改革上下功夫;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抓好年度档案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十一五”中期、期末档案事业发展评估工作;进一步强化特色意识,要从台州实际出发,在民主政治建设、民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具有台州特色的档案管理上抓出成效,力争走在全省前列。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