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以来,我省牢固树立并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自主创新提高到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的目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到2007年,全省实现服务业增加值7646亿元,总量居全国第四位;人均服务业增加值达15万元,位居各省区首位。
但我们也要看到“十五”期间,我省在圆满完成几乎所有主要经济指标的同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却未能达标。2007年,全省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40.7%,距45%的预定目标尚有相当差距。我省服务业发展落后,关键在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1)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偏低,不及发达国家一半;(2)地区分布不合理,杭州、宁波、温州三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占全省的60%以上;(3)产业结构不合理,交通运输、金融等传统生产性服务业仍占主导地位,现代生产性服务性发展明显不足;(4)生产性服务企业的技术水平较低,市场竞争力较弱,主要提供的是知识与技术服务链低端的服务。
生产性服务业是围绕着企业生产进行的,它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诸环节中,主要包括科技研究开发、管理咨询、工程设计、金融保险、法律、会计、运输通讯、市场营销、工程和产品维修等多种行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严重地制约了我省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浙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关键在于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持续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具有资源消耗较低、环境污染较少、就业容量较大、知识技术较为密集等特点,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并有效地提升我省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运行的总体质量。
紧密结合我省“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总战略和民营经济发达的特点,借鉴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我们对加快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出以下六条政策建议:
一、尽快出台《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划》。建议由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牵头,组织省内专家对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与特点,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实际作用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制定出台《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划》(“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全省在“十二五”期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任务和战略定位,确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产业分布和城乡布局,部署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阶段目标与实施步骤,构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支撑体系与保障措施,以规划来引导和促进我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合理有序发展,努力形成“高增值、强带动、宽辐射、广就业”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体系,使之成为我省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新引擎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新支撑。
二、研究制定《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组织省内专家对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调查,科学地认识和把握现行政策对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研究制定《促进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建立由市场准入、财政、税收、人才和土地等一系列政策构成的促进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一是建立公开透明、平等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降低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放宽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准入前置条件。二是加大财政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投入,强化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各类专项资金和引导资金,根据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需要,逐步增加资金规模,加强对发展规划中的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的财政投入力度。三是实施税费优惠。对重点发展的行业、区域和项目,研究探索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等地方税费实施优惠倾斜的办法。加快推进对生产性服务企业收费的清理工作,对不符合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要求的政策和行政性收费,要彻底废除。调整生产性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价格政策。四是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对生产性服务企业予以信贷支持,加快开发适应生产性服务业需要的金融产品,积极支持生产性服务企业进入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鼓励创业投资机构和担保机构对生产性服务企业开展业务。五是增加生产性服务业用地比例,对重点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建设项目,在供地上给予优先安排。
三、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人才培养。从价值链分析的角度看,生产性服务业的价值增值更多地体现在专业服务人员与客户之间不断交流和沟通上。实际上,生产性服务人员的知识储备、专业化水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美、日、德、英等国家,都建立了多层次的人才培训体系,以保证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大量的专业人才。建议加强对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关的学科建设的支撑力度,在浙江大学增设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生专业,加快我省生产性服务业高端人才的培养。加强对我省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生产性服务业通用人才的教育与培训支持力度,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人才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加快生产性服务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完善生产性服务业的职业资格和职称制度,健全生产性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积极引进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的优秀人才,在住房、配偶就业、子女上学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四、积极引进国外高端的生产性服务品牌机构。高端的生产性服务机构是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机构,往往需要具有技术、营销、法律专长和良好产业关系的人组成的团队才能胜任。发达国家高端的生产性服务机构对人员的要求是专而精。比如规模较大的英国技术集团,其人员还不到200人,美国研究技术公司也只有30多人。这些机构人员不多,但专业人员的素质很高,大都具有理、工、商和法律等两种以上的专长,有博士学位的相当多。我省要积极引进国外高端的生产性服务品牌机构,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服务理念、服务模式和服务标准,努力提升我省生产性服务机构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积极推动我省高新技术企业从制造功能向服务功能延伸,向高附加值的研发、设计、销售、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领域发展,提高生产性服务在企业销售额和利润中的比重,进而带动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五、努力扩展生产性服务业外包空间。研究制定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外包专项发展规划,对软件产业基地、创意动漫基地、信息咨询基地、金融保险基地等服务外包行业的空间布局和建设进行科学设计。明确服务业外包重点发展领域,重点发展软件产业、创意产业、动漫产业、信息咨询产业等领域的外包。建立推进我省软件出口的促进体系,组织成员企业承接海外订单、开发海外市场,打响浙江软件品牌,不断提升浙江软件企业的技术开发水平和管理经验。积极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生产性服务外包企业,承接跨国公司的外包项目,鼓励跨国公司在杭州、宁波和温州等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区域性营运中心和出口采购中心。
六、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的外部环境。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交易化程度较低,尽快完善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技术市场、物资市场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行业标准、交易规则、监管制度以及信用评价标准等;加快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发展,培育鼓励创新和宽容失败的社会文化环境;重点建设公共研发、信息技术、市场交易、商务交流、生活宜居等公共服务平台,努力提高为生产性服务企业投资创业“一条龙”服务的质量。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