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6月,国家科委(现称科技部)选择了北京、天津、上海和江苏省“三市一省”开展科技咨询产业试点,之后又扩大了几个省市,但统称为“三市一省”试点。这项试点工作有特殊的背景、鲜明的指导原则和目标,以及重大的措施,以致在十多年时间里,咨询产业在这“三市一省”以至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取得了比预期的要好得多的效果,专家称此次试点从一定意义上说,为中国咨询产业的发展构筑了“井冈山”。
一、试点的特殊背景
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国家进入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重要时刻。在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领域,在宏观、微观的两个层面上,都面临一系列的改革发展与国际化的重大探索命题,对软科学与咨询业正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建立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进入社会化和专业化大生产,从以政府行为推动经济发展逐步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相结合,决策主体趋于分散和多元,经济科技社会活动中各层次和各主体对信息和咨询的需求日益突出,实现资金、技术、商品、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形成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也更加需要咨询产业支撑。同时,咨询业是第三产业中知识和智力高度密集、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咨询业的发达程度是社会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和测定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指标。咨询业的发展对推进科技长入经济,优化经济结构,支持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促进市场经济的发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企业正在成为市场运行机制的主体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怎么独立行走、自主奔跑?方向何在?无形的手将为企业指引方向。而市场就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无形手。如何寻找方向,循着无形手的指引走?咨询是唯一选择。
3、科技第一生产力正在获得新的解放和新的发挥。国家确定了“科技兴国”战略,推进这一战略的实施,更需要新的出谋划策,研究和制订“管理工艺”、评估项目优劣等,就更需要咨询业。
4、科技咨询业正在剥离和独立过程中。科技体制改革到实质性的攻坚阶段,科技系统转换机制、调整结构和分流人才的改革,动员和鼓励一大批科技人员转移到以科技、信息咨询服务为主的科技第三产业,鼓励他们自主兴办各类民营软科学研究机构、咨询机构和咨询企业,发展各类专业性、综合性的咨询服务实体,推广软科学知识和技术,开展经营信息、科技、金融、管理、涉外咨询、企业诊断和人才培训等各类综合性和专业性的咨询服务等。咨询产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大型、综合性的咨询机构正在从大学、研究院所、企业依附体上剥离下来、独立起来的过程中成长发展。
5、政府的职能和决策机制正在转变过程中。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建立新体制,推进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各级领导面临的决策问题越来越复杂和急迫,如何保证改革和发展重大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是各级领导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各级决策者必须把握总体环境,从全局、整体、系统、协同的角度出发,制定改革方案和发展战略。转变政府职能,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协调性、系统性和前瞻性,作好对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我国扩大开放,全面参与国际科技经济竞争,要求从国际大坐标上运筹发展战略和对策。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加强软科学研究,发展咨询产业,把科学技术引入各级各类决策过程中,丰富决策思维,从整体上提高决策水平,全面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管理的现代化。
“三市一省”科技咨询产业的试点,真是在上述背景下,国家科委以战略性的目光,作出的重大的战略性的布局。1994年初国家科委政策体改司邀请几位专家在北京进行了全国咨询产业状态分析座谈会,专家们作出了咨询产业尚处起步阶段,发展空间很大,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需“摸着石子过河”的重要判断。2月19日(春节后)邓楠副主任在沪的一次地区科技工作小型会议上,也提及咨询产业要探索发展。时任政策体改司软科学处处长的崔冠杰,2月28日上午,在上海二医大贵宾室组织讨论长江越江工程咨询项目研究时,也谈到委里正在酝酿咨询产业的试点。这一年的三月初,国家政策司黄英达副司长在无锡召开了“三市一省”科委领导及主管处长会议,正式布置“三市一省”咨询产业试点的准备工作。
按国家科委的要求,时任上海市科委副主任的颜呈准,召集工作人员起草上海咨询产业试点单位规划方案。初稿出来后,4月6日、19日分两次召开了专家座谈会,听取对咨询产业试点方案的意见。五易其稿后,由市政府办公厅以沪府函(1994)21号文正式上报国家科委,提出了上海参加试点的申请。6月24日,国家科委国科函(1994)123号文致上海市人民政府,“同意将上海市列为全国发展科技咨询产业试点城市”。时至1994年12月,在全国软科学工作会议上,宋健主任、惠永正副主任正式宣布“三市一省”科技咨询产业试点启动,并提出要求和政策措施。
二、试点的目标设计和基本内容
1995年6月国家科委以国科发政字[1995]266号文向“三市一省”和各省市下达了《关于推动我国科技咨询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大力扶持、积极引导、市场机制、靠拢国际、明确规范”的试点原则,《若干意见》还提出了此次试点的主要任务:
——要按照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把科技咨询业纳入第三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科技经济体制配套改革的议事日程,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为实施科技兴市、科技兴省和科技兴国的伟大战略服务。
——要深化改革,动员和鼓励一批科技人员转移到科技咨询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自主兴办各种类型咨询机构和咨询企业,建立适应咨询业务特点的经营发展模式,实行不同经济性质的机构长期并存、优势互补、平等竞争、共同发展。
——鼓励大中型企业、乡镇企业、个体工商业与软科学研究机构或其他科研服务机构联办、合办各类科技咨询企业、推动科技咨询业的社会化。
——因势利导催生和扶植一批大型的、综合性的科技咨询机构,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良性发展机制,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咨询顾问队伍,使之成为我国咨询产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通过建立相对完备的现代化信息服务网络,开拓咨询服务市场,促进科技咨询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业务合作,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渠道,推进我国科技咨询业参与国际合作国际竞争,在世界舞台上分居一席之地。
《若干意见》对试点的“三市一省”提出了近期要做的八项工作:(1)建立科技咨询业的行业规范,(2)完善科技咨询业的政策法规建设,(3)建立科技咨询业执业资格认证制度,(4)制定科技咨询业的合同示范文本,(5)建立科技咨询业议价通则,(6)建立科技咨询业信誉评估体系,(7)树立科技咨询业从业人员人员道德标准,(8)建立科技咨询业统计指标体系,等等。
按照国家科委对试点的指导原则和《若干意见》的各项要求,上海制定了《上海发展科技咨询产业的试点方案》,确定上海试点工作的目标:
1997年前着重于培养咨询业市场,构建咨询业发展的有利环境,形成咨询产业雏形,并使咨询机构在市场经济中进一步显示其特殊重要作用。到2000年咨询机构能基本上成为在市场经济中独立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咨询业收入平均增长超过经济增长率,达到每年15%;咨询产业规模在同年上海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到0.45%;营业额达到10亿元(人民币不变价),其中涉外业务达到30%左右;上海咨询产业的内部结构要向国际标准靠拢,形成一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特色明显的咨询机构,并产生若干个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大型咨询机构,产业集中度(前10位企业收入占全行业收入的比例)达到30-40%;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咨询专业人员队伍,其中要有数十名业务水平高、社会知名度高,能承接国内外重大项目的各专业咨询领域的带头人;形成完善的咨询业公共支撑体系技术支持体系和政策法规保障体系。
上海试点的具体内容及抓手概括为“5+7”,即五个探索和七项工作。
——探索市场经济中政府对于推进咨询产业发展的职责和管理体制;
——探索各类产业咨询机构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包括中小企业的指导及运作和管理模式;
——探索如何按市场经济法则和国际惯例规范咨询行为;
——探索如何开拓国际市场并吸引境外投资者和咨询公司来沪创办独资和合资咨询公司;
——探索如何将软科学及情报信息机构面向市场与咨询产业发展结合起来。
七项工作包括将科技咨询业列入市的“九五”计划内,确定10-12家试点咨询机构,培训咨询专业人才,将协会更名为“上海市咨询协会”、制订规范,政策案例,试点筹资等。
(未完待续)
顾文兴 孙东方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