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服务业>  正文

世博会黑龙江活动周:听鄂伦春老猎人讲林海雪原传奇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09/2010 13:57:00
  6月8日是上海世博会黑龙江活动周的第一天。简短隆重的开幕式后,奥运冠军杨扬、申雪、赵宏博等便与众多游客一起,来到位于宝钢大舞台的中国元素活动区。在这里,14项具有黑龙江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表演陆续登台,令观众目不暇接。 

  为了展现黑龙江省“林海雪原”的地域特色,鄂伦春族特有的桦树皮帐篷和桦树皮船被原封不动地搬进了宝钢大舞台。被称作“最后的山神”的鄂伦春族老猎人郭宝林成了全场的明星,不时有人提出要与他合影留念。65岁的郭宝林现居住在大兴安岭林海深处的塔河县鄂伦春民族自治乡,从小跟随父亲翻山越岭的他,年轻时可是打猎的一把好手。随着封山禁猎和年龄的逐渐增大,他又开始致力于保护鄂伦春族传统的狩猎文化和桦树皮文化,2007年被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艺术联合会授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荣誉证书。此外,他还经常走进边防连队,传授自己的狩猎经验,带教野外生存、识别方向、耐寒等科目,因而被官兵们亲切称为“编外教官”。 

  为了参加世博会,郭宝林花了10多天的时间,专门制作了一艘长6米、宽0.8米的桦树皮船,运送到宝钢大舞台进行展示,并将在世博园永久保存。“我老咯,过去造这样一艘船只要几天的功夫。能让鄂伦春族特有的桦树皮船来到上海,我拿出了看家本领!”郭宝林笑着说。 

  一边的柜台上,一件件鱼皮衣同样吸引了众多目光。鱼皮衣的传承人、56岁的尤文凤,是黑龙江省同江市的一名赫哲族渔民。她告诉记者,由于生活环境中的鱼类资源丰富,赫哲人祖先在打鱼狩猎时为遮挡风寒,就利用鱼皮做衣服,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随着时代变迁,制作鱼皮衣的手艺从几十年前起逐渐失传。尤文凤的母亲尤翠玉,就是前几年赫哲族聚居地唯一会制作鱼皮衣的老人。母亲去世后,尤文凤继承了这门手艺。 

  做一套鱼皮衣可不容易!赫哲族的鱼皮衣服,多用大马哈鱼、胖头鱼、鲤鱼、狗鱼等制作,打上来的鱼就得扒皮,然后把鱼皮贴在门板上,晾干后一层鱼皮一层玉米面地铺好,再用有锯齿的木铡刀翻转着压轧。然后用手反复搓揉,直到软和为止。尤文凤说:“这次带到世博会的几套鱼皮衣,每套制作少说也要一个月的时间,真叫慢工出细活!” 

  此外,起源于4000多年前龙山文化的“黑陶”、魔幻奇特的萨满舞蹈、活灵活现的满族剪纸……一切都在诉说着那片林海雪原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