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智勇
以30多年前小小的太平手袋厂开业为序曲,借改革开放之春风,借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广东制造”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和品牌纷纷在这里落户。
“广东制造”的风靡,奠定了珠三角作为中国经济三大引擎的地位。这里有世界上最重要的鞋业基地、陶瓷基地;米老鼠、芭比娃娃等鼎鼎大名的玩具,从东莞生产线上流向世界各地;国际IT界,也曾流传“珠三角塞车,全球电脑缺货”之说……
在汽车工业方面,前几年广州在与法国标致合作失败后几乎成为空白。后与日本本田成功合作,使汽车工业成为广州第一支柱产业。目前,广州汽车已形成本田、风神、出口加工基地三大核心企业,在短时间内成为与长春、襄樊、上海齐名的全国四大汽车制造基地之一。
在石化工业方面,广东省目前已形成了广州、茂名两大基地,惠州中海壳牌石化项目的落户,使惠州成为继美国休斯顿、荷兰鹿特丹、新加坡后的世界第四大石化城。
作为在全世界都占有重要地位的IT制造业,近年在广东省更是异军突起。目前在国际市场占75%以上份额的电脑主板、磁头、键盘、驱动器、显示器、扫描仪等产品都来自广东东莞。
近年来,广东经济结构成功转型支撑了GDP高速增长,尤其经济从轻型化到新型重工业化,由产品终端向上游延伸,这不仅是广东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在目前中国全面进入工业化的阶段,广东率先进行的这种转型,是为全国探路,对国内其他地区的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国内经济专家认为, 对于作为世界重要制造业基地的广东而言,也可通过引进香港发达的服务业来改造和提升产业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最新资料显示,目前跨国公司在香港设立亚洲或亚太总部的数目,是上海的10倍以上,香港的这种优势将最直接地传递到珠三角地区。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陈永祺表示,广东的制造业优势和香港的服务业优势结合起来,在世界上都是无敌的,香港经济只有和广东结为一体才能发展得更好。
珠三角与港澳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将直接推动该地区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在目前外向型经济特点显著的情况下,珠三角与港澳地区有着天然的分工:珠三角拥有制造业的优势,而香港围绕这些制造业提供接单、物流等配套服务,从而形成了“两头在外”的格局。在珠三角与港澳地区合作方面,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广东经济学会会长王珺认为,两地应当在现代服务业领域进行深度合作。
目前,广东省内已形成了轻、重工业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珠江三角洲东部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簇群,西部出现了以机械为主体的家电簇群,沿海地区特别是广州、东莞、茂名、惠州、湛江、南沙开发区等已成为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全省正呈现出轻、重工业“比翼齐飞”、几大产业协调发展的态势,推动全省制造业不断迈向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