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服务业>  正文

服务业投资:投资增长的主导力量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9/11/2009 16:05:00
--上半年浙江服务业投资情况分析 

  1-6月份服务业投资稳步增长,对限额以上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3.3%,拉动限额以上投资增长10.4个百分点 

  一、投资完成情况及主要特点 

  从全省服务业投资完成情况看,总量稳步增长,成为全社会投资增长的主导力量。1-6月份全省限额以上服务业投资完成2199.1亿元,同比增长20.5%,比第二产业投资高13.5个百分点,占限额以上投资比重为53.5%,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对限额以上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3.3%,拉动限额以上投资增长10.4个百分点。 

  从投资主体情况看,政府投资项目贡献作用明显,民间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依然低迷。1-6月份限额以上基础设施投资完成888.26亿元,同比增长26.3%,快于限额以上服务业投资增速5.8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教育设施、文化艺术业、卫生设施分别完成投资391.58亿元、47.97亿元、15.5亿元、23.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1%、14.2%、78.1%、30.1%。从投资主体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投资较为活跃,1-6月份限额以上内资服务业企业投资完成2060.99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国有、集体企业服务业投资增幅较大,分别完成投资775.67亿元、60.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9%、60.6%。从投资资金来源情况看,国家预算内资金投资184.8亿元,同比增长72.1%;国内贷款投资752.5亿元,同比增长13.1%;自筹资金投资1191.29亿元,同比增长19.2%。 

  从分行业情况看,传统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投资并驾齐驱,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势头良好。传统服务业重点产业投资加快,1-6月份限额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餐饮业、零售业分别完成投资369.4亿元、48.12亿元、31.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8%、43.9%、42%。以新兴服务业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快速增长,1-6月份限额以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软件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分别完成投资51.41亿元、9.14亿元、4.12亿元、7.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7%、188.7%、54.4%、33.6%。生活性服务业投资势头良好,1-6月份限额以上居民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分别完成投资2.49亿元、30.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9.3%和88.3%。房地产业投资稳定增长,1-6月份限额以上房地产业完成投资1084.16亿元,同比增长15.4%。 

  从省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情况看,特色行业重大项目带动作用明显,在推动行业投资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今年浙江首次编制实施服务业重大项目计划,全省共安排了128个服务业重大项目,总投资1541.72亿元,2009年计划投资322.97亿元,1-6月份实际完成投资112.3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34.78%。128个重大项目中,已开工项目121个,开工率94.53%。其中现代物流、商贸会展、旅游三大特色优势行业占主要比重,三大行业重大项目完成投资86.61亿元,占全部重大项目完成投资的76.42%。部分行业重大项目引领作用明显,商贸会展和旅游项目共完成投资60.18亿元,占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投资的56.89%;信息服务项目完成投资9.78亿元,占限额以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投资的22.37%;科技服务项目完成投资1.32亿元,占限额以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投资的15.12%。 

  从各市服务业投资情况看,地区差异明显,中心城市投资快速增长且集聚效应突出。从投资增速看,1-6月份宁波、嘉兴、杭州、绍兴和湖州5市限额以上服务业投资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增速分别为40.2%、28.4%、25.9%、24.4%、23.5%,增速分列全省前五位。舟山市、丽水市增速分别为17.7%、15.9%,略低于全省水平。金华市、温州市、衢州市、台州市增速分别为8.9%、6.6%、4.5%、-8.2%。从投资布局看,服务业投资集中在中心城市,1-6月份杭州市、宁波市限额以上服务业投资分别完成573.78亿元、504.96亿元,两市总量占全省的49.05%,凸显出中心城市对服务业的集聚作用。其他依次为嘉兴市、温州市、绍兴市、台州市、湖州市、舟山市、金华市、丽水市、衢州市,分别完成189.33亿元、171.94亿元、171.39亿元、120.45亿元、113.52亿元、112.26亿元、103.21亿元、67.11亿元、62.34亿元。 
 
  二、沿海省市比较分析 

  1-5月份上海市、江苏省、山东省、广东省城镇服务业投资分别完成1233.65亿元、2532.81亿元、2438.67亿元、2540.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5%、24.9%、34.2%、16.15%,占城镇投资比重分别为74.58%、52.88%、42.51%、65.83%。浙江1-5月限额以上服务业投资完成1658亿元,同比增长21.2%,占限额以上投资比重为53.5%。在服务业投资增速上,浙江处在中游水平,与江苏省和山东省相比,有一定差距。江苏省主要是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投资大幅增长,同比分别增长252.2%、152.1%、128.7%。山东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形势良好,1-6月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041.86亿元,同比增长23.3%,增速高于浙江13.4个百分点。在服务业投资占比上,浙江位居第3位,与江苏省较为接近。上海市和广东省服务业投资在当地投资中的主导作用已较为稳固,并呈逐年提升的趋势。 

  沿海省市在推进服务业发展上,做法各有特点,值得浙江借鉴。上海市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上推进"一项规划、两个市场、三大平台、四项建设、五项举措";在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上,分门别类构筑大型商品展贸(采购)平台,推广外高桥保税区跨国公司营运中心模式,强化上海商品期货交易功能,争夺大宗商品定价权,加强国际贸易服务体系的建设;大力建设2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并认定首批19个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总用地规模近3000公顷。江苏省突出抓好软件产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业等重点产业和全省67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重点培育20个特色鲜明、主业突出、功能完善的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大对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项目用地支持力度,要求各市将省下达的用地计划中市留部分向未达到省点供标准的服务业项目倾斜,省留计划主要用于解决市、县无法解决的重大服务业项目;整合安排12亿元用于支持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并建立了全省服务业百强企业统计发布制度。山东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有6亿元规模,每年还将新增地方财政收入的0.5%作为新增服务业财政引导资金;今年重点支持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科技信息、文化旅游、房地产和商务服务等六大产业和50个重点服务业城区、50个重点服务业园区、100个重点服务业企业等"三大载体",建立了服务业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协调推进制度,强化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 

  通过对沿海省市服务业发展的比较分析,对推进浙江服务业发展有几点启示:一是整合服务业财政引导资金,发挥财政专项资金对服务业投资的引领作用,体现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二是突出抓好服务业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项目,把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为产业集群服务的公共平台建设作为主要抓手;三是对全省有较大影响的服务业重大项目,在用地指标上给予省级政策倾斜,增强对服务业重大项目的土地调控力度;四是加强重点服务业企业的培育和联系,增强重点服务业企业项目建设对该行业服务业投资增长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对策建议 

  突出重点行业,拓展服务业投资领域。一是围绕制造业转型提升,突出抓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在金融业发展上,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契机,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后台基地建设,加快杭州金融功能区规划建设。在物流业发展上,加强港航强省建设,深入推进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加快编制《宁波-舟山港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重点建设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空港物流中心以及义乌、衢州等一批"内陆港"。此外,大力推进服务外包、总部经济、创意产业和会展经济等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二是围绕扩大消费,大力抓好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在商贸流通业发展上,鼓励建设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商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商贸综合体,进一步推动商贸流通现代化。在旅游业发展上,重点打造一批精品旅游项目和产品,进一步推动旅游经济强省建设。 

  突出重点区域,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加大力度引导推进服务业布局向中心城市、经济强县、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集聚,使服务业发展更加集约化、特色化和规模化。一是重点推进杭州、宁波、温州和浙中城市群等区域性中心城市以及地级市城区服务业发展。二是进一步加快县域服务业发展。服务业特色鲜明且相对发达的县(市),特别是全省服务经济强县,要进一步加快发展,率先实现向服务型经济结构转型。三是进一步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选择确定30个左右已有一定基础、符合区域定位且发展前景看好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作为省规划布局内集聚区加以重点培育。 

  突出重点项目,增强重大项目的引领作用。 加快推进全省服务业重大项目、政府投资主导的基础设施项目等带动力较强的项目建设,积极吸引外企、央企等资金投入,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的增长。一是突出抓好列入全省计划的重大服务业项目建设。切实做好重大项目的前期和开工、建设各项工作,确保按计划完成投资。二是继续加大政府主导性项目投资力度。加快交通、水利、市政设施等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项目的投资力度,抓好中央预算内服务业投资项目推进。三是积极吸引各类资本的投资。进一步加强与央企的投资合作洽谈,吸引央企在浙江开展战略性投资,或建立配套的原材料和设备供应基地。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准入领域,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领域。鼓励为创业创新搭建的各类服务业公共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大金融对服务业的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建立服务业债权基金和投资基金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服务业项目的投入。 

  强化政策激励,有效支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一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国家和浙江已出台的各项服务业政策意见。二是加大对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的扶持力度。优先安排列入全省服务业重大项目计划的项目用地。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配套资金、服务业引导资金等专项资金对浙江服务业重大项目的支持。三是增加浙江服务业发展引导财政专项资金。四是抓一批重点企业的培育。探索建立省级重点服务业企业培育和联系制度,重点扶持发展一批具有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力强的重点服务业企业,指导和示范全省服务业企业的发展,提高服务业整体素质。浙江省发改委经贸流通处 

来源:《浙江经济》杂志 新华网浙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