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服务业>  正文

尧都区第三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浅谈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4/08/2009 17:37:00

  第三产业是除第一、二产业外的所有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批发零售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十几个门类,范围广、行业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特别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比越来越大,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
  一、尧都区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
  改革开放以来,尧都区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九五”期末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9.04亿元,占GDP的45.2%,“十五”期末达55.9亿元,占GDP的48%,今年上半年尧都区GDP完成64.52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完成31.03亿元,占比48.1%。尧都区第三产业占比在全市是最高的,比相邻县市侯马的46.4%高1.7个百分点,比洪洞26.2%高21.9个百分点,比霍州的24.9%高23.2个百分点,比襄汾的20.5%高27.6个百分点,比全市的平均水平32.59%高15.5个百分点,比全省的平均水平39.67 %高9.4个百分点,比全国的平均水平39.76%高8.3个百分点。尧都区第三产业占比与第二产业几乎平分秋色,各占半壁江山。据有关专业人士分析,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之后,三次产业比重就会发生大的调整,产业重心将向第三产业转移。2005年,尧都区人均GDP已达到15143元,超过了1000美元,这样尧都区第三产业的比重也应是不断上升的趋势。从目前尧都区第三产业占比来看是符合发展规律的。
  二、尧都区第三产业在全市所占的比重
  上半年尧都区GDP完成64.52亿元,占全市275.2亿元的23.4%,其中第三产业完成31.03亿元,占全市的89.7亿元的34.6%,尧都区第三产业占全市的比重比GDP占全市的比重高出11.2个百分点,充分说明尧都区第三产业不但在尧都区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在全市第三产业发展中起着“排头兵”“领头羊”的作用,对全市国民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总的讲,尧都区第三产业的特点是单位多,规模大,发展快。2004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尧都区共有第三产业法人单位2704个,占全市10548个25.63%;第三产业产业活动单位3770个,占全市21572个17.4%;第三产业个体经营户23081个,占全市96075个24%。分行业看:

  (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二)批发零售业

  (三)住宿、餐饮业

  (四)金融业

  (五)房地产业

  (六)其他第三产业

  尧都区第三产业无论是单位数、就业人员和营业收入在全市的比重都超过了四分之一,有些指标占比甚至达到60%以上,可见尧都区第三产业在全市第三产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尧都区发展第三产业的有利因素:
  (一)区位所在使尧都区第三产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尧都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金融中心,是区域经济的贸易中心。区位优势确保了第三产业繁荣昌盛。
  (二)城镇化快速发展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目前市区面积已达37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41.30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4.96,随着城市扩张速度的加快,城镇人口的增加,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发展。这几年,尧都区以发展旅游业为龙头,实施旅游带动战略,极大的带动了餐饮酒店业和现代物流商贸业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2005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9.32亿元,同比增长15.1%,占到全市37.35%。
  (四)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第三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这几年,尧都区以煤、焦、铁为主导产业的工业经济,市场形势看好,带动了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五)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也是带动三产发展的一大因素。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刺激了消费,促进了商贸旅游,休闲娱乐,居民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2005年尧都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272元,同比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50元,同比增长10.6%,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5687元,同比增长13.1%。
  四、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规划,集约化程度较低,品牌效应难以体现,吸引力不大,辐射力不强。尧都区批零贸易业、住宿餐饮业总体上是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靠自身积累发展起来的,带有很大的自发色彩,缺乏整体发展规划,形不成集约化经营,文化氛围不浓、对外未能形成品牌,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二)新型流通业态需进一步扩展。根据经济普查资料,尧都区批零贸易法人单位781个,产业活动单位1029个,而限额以上企业只有27家,超级市场只有万家福超市、银河超市、清风国美超市,美加特超市等6家大型超级市场,专业专卖店法人单位也只有60家。住宿餐饮业法人单位129个,产业活动单位144个,但星级以上企业只有16个,高档次,综合性的多功能企业尚不能满足需求。
  (三)新兴第三产业发展不快。据经济普查资料显示,第三产业包括14个行业大类,传统产业如商贸、餐饮、交通运输这三大行业的法人单位数占到第三产业部数的35.02%,而新兴服务业如信息咨询、技术服务、物流、商务服务、房地产及社区服务业的单位数占比仅为8%,可见目前尧都区第三产业仍以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产业为主,这表明尧都区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低层次阶段。
  五、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路及建议
  第三产业属于绿色行业,和第二产业相比能源消耗少,且一般不产生污染,这正符合尧都区目前经济发展方向,再有第三产业内部行业较多,容纳和提供就业的机会最多。经普资料显示,尧都区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达到14.4万人,占全区第二三产业总的就业人员的61.27%,足以证明第三产业中的就业率是可观的。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不断推进,经济结构将会实现重大战略调整,特别是随着产业分工的细化和升级,第三产业在GDP和社会就业人口中的比重将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必然趋势。结合尧都区的实际,今后尧都区在发展第三产业时应该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制定第三产业的发展规划。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高度,明确第三产业在尧都区今后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定位。科学制定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第三产业的开放程度,促进第三产业升级和发展。
  (二)加快城镇扩张战略的实施。加快城市“西扩东改”步伐,扩大城市面积,提高城镇化水平。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是有着密不可分关系的。加快城镇化建设,扩大居民社会化的服务性消费,促进商业和社区等生活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城市经济的繁荣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将会带动金融保险、信息和中介服务业的发展;城市基本设施及城市综合功能的不断完善,也将促进房地产和公共和居民服务业发展,从而实现以城市化的加快发展,带动整个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三)继续实施旅游带动战略。以尧庙根祖文化旅游为龙头,加快开发尧陵等旅游资源,全力构造旅游文化产业,带动三产蓬勃发展。
  (四)实施商贸“品牌”战略,增强对外辐射力,吸引力。要发挥区位优势,加强对商贸流通产业进行整体规划,科学设计,合理布局,提高现代化程度,把临汾的名优产品,名优小吃集中起来,构建名优产品贸易中心,名优商品购物一条街,名优小吃一条街,休闲文化娱乐一条街,提高文化含量,打造品牌效应,使外地人到临汾有地方看,有地方逛,有商品买,增强吸引力。
  (五)引导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升级传统服务业。加强对新兴服务业如金融保险、信息、物流、法律服务和咨询业以及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旅游和居民服务业的引导扶持。同时也要通过发展超级市场,连锁经营,特许经营、代理制、电子商务等现代经营与服务方式,改造和升级商贸、住宿、餐饮及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使尧都区第三产能全面地、更快更好的发展。

   来源:尧都区统计局  更新时间:2006-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