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服务业>  正文

李顺利:后奥运北京商业服务业怎样发展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3/27/2009 15:14:00

  主持人:

  谢谢李燕凌女士,下面请北京市商业联合会会长李顺利先生就“后奥运时期北京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发表演讲。

  李顺利: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后奥运时期”北京商业服务业发展的问题。举办奥运会为北京商业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2001年申奥成功以来,在筹办奥运会的过程中,大大促进了北京商业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为“后奥运时期”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前提和条件。近年来,北京商业服务业一直处于高速增长和不断发育完善的过程中。奥运会的举办实际上是一个加速北京发展,加快市场成熟,推动北京商业服务业走向一个新阶段的过程,后奥运会期间,还将保持这种发展态势,而且是在一个新起点上的发展过程。

   

  北京商业联合会会长李顺利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1、迎奥运期间北京商业的快速增长给后奥运期间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市商业服务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迅速,近5年年均递增达17.1%,由2001年的1831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3275.2亿元,预计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将超过3650亿,五年翻了一番。全市社会商品购销总额发展更快,近5年每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1.5%,2006年达到30986亿元,是2002年的2.2倍。

  商业服务业业态结构更加优化。新兴业态不断涌现,超市、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购物中心迅速发展,传统百货商店不断创新,北京的商业逐步呈现多层次、多业态的新竞争格局。2006年,全市连锁经营实现零售额951.4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9%,比2001年上升了15.3个百分点。郊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发展迅猛,四年来郊区连锁企业累计发展了4021个门店,覆盖了100%的乡镇和96%的千人以上大村。

  大型商业设施快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仅2005年全市新开业营业面积万米以上的大型零售店铺就达20家,营业面积40万平方米。目前万米以上的大型零售店铺累计已达到165家。

  重点商业街区和特色商业街区也已初具规模。目前,共培育命名了7条特色街和1个特色市场。王府井、西单、前门和大栅栏商业街新一轮改造正在顺利推进,南锣鼓巷、烟袋斜街等8条特色商业街改造已经启动。近几年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已经给后奥运期间商业服务业的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奥运会的举办促进北京的消费环境上了一个新台阶,为提升后奥运期间商业服务业的服务水平打下了基础

  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对北京商业服务业以服务质量、服务水平为主要内容的消费环境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按照 《北京市商业服务业迎奥运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三年来我们制定了零售业促销管理办法和促销交易行为管理办法,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商业道德,制定和推广了大型商场超市购物环境规范和员工行为礼仪规范。完善了卫生间和试衣间设置与管理规范,商业服务业工装的改进与提升,使消费环境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商业设施无障碍方面:全市312家大中型商场有70%完成了无障碍设施的改造;员工培训累计完成24.5万人,其中外语培训合格人才达7.3万人次,手语普及培训4.2万人次;重点街区和奥运场馆周边地区重点商业服务企业40岁以下的一线员工,英语培训率已经接近90%。在刷卡支付无障碍方面:全市累计发展银行卡特约商户5.9万户,刷卡交易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40%以上,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在社区商业服务方面:便民超市和便利店在社区的覆盖率已达到90%,三年来已创建了市级商业示范社区50个,国家级商业示范社区5个。以人为本的商业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和规范化,使北京商业服务业的总体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有了一个明显的提升,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06年《中国宜居城市报告—北京》显示,在各项指标中,市民对“日常购物设施”的满意度最高,达到73.98%。在《福布斯》杂志2006年中国最佳商业城市排名中,北京由2004年的第6位上升为第2位。商业服务业迎奥运的过程本身,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个提高服务,改进消费环境的过程,这也为后奥运期间商业服务业在高起点上的提高打下了基础。

  3、奥运投资拉动了消费水平提高,促进了市场繁荣

  据国家统计局的预测,举办奥运会的投入累计将达到2800亿人民币,其中170亿用于场馆建设,713亿用于环境改善,1800亿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按照投资额40%转化为消费的一般规律,由奥运会直接投资拉动的社会消费将达到700亿元。与此同时,首都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汽车、住房等相关商品以及通讯器材等高能级商品,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消费热点,非商品消费潜力巨大,居民追求舒适便利和全面提高品质的需求会更加强烈,相应要求市场更加细分化,多样化,市场层次更加丰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内在要求,已经和正在成为促进首都市场快速增长最持久、最强大的动力和源泉。

  4、筹办奥运会加快了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了消费便利

  众所周知,近几年北京的交通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北京制定了2015年前新建16条轨道交通线的规划,城市路网加密工程抓紧进行,交通枢纽、机场新航站楼、火车北京南站建设速度加快。居民出行的便利加快了北京城市发展格局的调整,促进了北京“两轴、两带、多中心”规划的实现,奥运会的举办实际上是加速了北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至少是提前了几年的时间,交通的便利促进了新城建设,促进了新社区的形成,促进了市场规模的扩大,更促进了市场繁荣与均衡发展,也必将对北京商业服务业投资的持续增长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

  5、奥运会的举办,将促进后奥运期间旅游业的发展,拉动消费的持续增长

  奥运会是中国即将举办的最大规模的国际性体育盛事,能够全面提升北京国际形象,扩大国际影响。预计,奥运会期间,在北京参赛的运动员和随队官员将达到16000人;近5000名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7000名赞助商及其客人将参加北京奥运会;21600名左右注册媒体将采访和报道奥运赛事;另外还有数百万的海内外游客将聚首北京观看精彩的奥运赛事或游览北京的名胜古迹。这将极大的提高北京的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在后奥运期间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北京来,拉动“吃、住、行、游、购、娱”等消费的增长。

  据专家预测,北京奥运会之后对旅游行业的拉动将超过奥运期间,预计,2008年北京将接待海外游客450万-48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0亿-53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1.44亿-1.59亿人次。到2010年,北京将接待海外游客520万-57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63亿-70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1.64亿-1.93亿人次(不含北京市民在京游),消费需求的增长也必将大大促进首都市场的繁荣。

  综上所述,我觉得奥运会的举办对北京商业服务业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遇,筹办奥运过程中北京商业服务业的发展,为后奥运期间北京商业服务业的增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些人担心北京会不会出现“奥运后的低谷效应”,我想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历史上其他举办城市曾有过这样的教训,但我们的国情与其他国家举办城市不同,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是处在高速度发展的阶段,北京不是蒙特利尔,也不是雅典,北京筹办奥运会在基础设施、场馆建设上虽然投入巨大,但这些投入都是已经列入城市发展规划中的项目,奥运会的举办,是提前部分实现了城市发展规划的目标,是加速北京城市建设的过程。从后奥运期间的商业角度看,北京的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将继续为商业服务业提供坚实的宏观发展基础。目前北京人均GDP已突破6000美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已下降到30%,北京已经进入城乡居民收入加速增长、消费能力快速提升、消费结构迅速升级的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成长阶段,对商业服务业的需求明显增加,客观上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要求商业服务业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筹办奥运过程中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已经为后奥运期间的商业服务业增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北京商业服务业同样要抓紧“后奥运”这个机遇,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从另一个角度看,北京确实要认真吸取其他举办城市的经验和教训,少走一些弯路,从北京的实际情况看,我觉得有两个问题必须提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妥善解决好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1)商业设施迅速增加后的充分利用、经营结构的调整和空间布局的优化问题

  据调查,我市营业面积万平米以上的大型商业设施165个,其中80%左右集中于城近郊8个区,近几年来,商业地产每年又都以100至200万平米的速度增加,且空间布局也不尽合理,如果经营雷同,千店一面的问题不解决,局部地区商业设施可供量与购买力需求出现差距时,势必出现经营效益下降,或设施空置率增加的问题。这就要求北京商业服务业加快结构的调整,引导企业根据市场消费多元化、多层次、多领域的需求,发挥自身优势,准确市场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充分利用已经发展起来的设施,满足居民消费的新要求。从政府角度看,要加强规划的指导,行业的引导和市场的准入促进市场均衡有序地增长,减少重复和浪费,才能使北京商业服务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2)北京商业服务业软环境建设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和实现制度化的问题

  通过制定和落实《北京市商业服务业迎奥运三年行动计划》,北京商业服务业软环境建设确实取得了明显成效。这是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气可鼓而不可泄,奥运会结束后,后奥运期间,我们的服务质量,服务水平会不会下降,这就要求我们把迎奥运服务水平提升的成果,转化为大家自觉遵守的制度,转化为企业正常的经营机制,在新的起点上有个更大的提升,况且,目前北京的商业服务业软环境建设与国际大都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商品流通领域的法规体系仍不够健全,解决商品流通各环节出现的矛盾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和制约手段,行业诚信建设尚处起步阶段,影响商品流通与消费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破解。因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举办奥运会的机遇,建立起北京商业服务业软环境建设的长效机制和实现制度化,这是一个需要我们长期努力才能实现的问题。应该说,后奥运时期商业服务有一个很好的态势,保持这种良好的态势,应该说我们充满了信心,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