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冶金>  正文

煤电价格并轨何时真正落靴?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2/03/2012 09:00:14   来源:北京青年报

  

  随着一年一度煤炭订货会的临近,近日,有关煤电价格并轨的讨论再度升温,有媒体称,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起草的《关于取消重点合同推进电煤价格并轨》报告已上报国务院。国家能源局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国家发改委此前确有向相关部门征询过煤电并轨的意见,但尚不知文件递交细节。

  记者从相关煤电业人士处了解到,国家发改委已就2013年煤炭产运需衔接定调,核心政策包括三点,即首次取消煤炭重点合同;首次放开铁路运力配置;继续完善煤电联动机制。多家机构也透露,针对2013年煤电合同谈判,发改委已就《深化煤炭市场化改革,做好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指导意见》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预计12月初出台。

  针对有关取消重点合同,实行煤电价格并轨的消息,一位安徽电厂负责经营的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经历前几年煤炭市场的疯狂和暴跌后,目前煤炭市场逐步走向理性,正是推出煤电价格并轨的好时机。

  此外,据煤炭行业人士介绍,往年煤炭重点合同都会获得运力分配,发改委会在上一年运力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并公布跨省区煤炭铁路运力配置意向框架,按地区和行业对煤炭运力进行配置。据了解,今年这个分配框架将不再出台。

  专家观点

  

  现今是取消双轨制合适时机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长远看,重点合同煤这种计划经济体制的东西肯定要取消。如果重点合同煤不取消,煤电并轨则难有作为。“国家应该宏观合理地考虑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单方面地解决某一个环节的问题。”

  所谓重点电煤合同是指为了应对煤炭价格快速上涨,由发改委牵头联合煤炭行业与发电行业在每年签订购销合同,强制煤炭企业以低于市场的优惠价格向电力公司保证供应一年一定数额的煤炭。长期以来,为了不断提高盈利能力,煤炭企业希望增加市场煤的供应,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重点合同煤的供应,这就导致了电力企业在需要用煤时会因供应不足,不得不外购更多市场煤,从而大幅增加成本,引发电力企业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以去年为例,2011年煤炭市场价与合同价之间的差价一度高达每吨200元。每年数百万吨重点合同煤意味着煤炭企业的损失在数亿元。

  金银岛分析师张宇认为,由于目前国内煤炭市场价和重点合同价已然趋同,煤炭需求未来增长或将发生转变,煤价长期上涨动力明显减弱,近几年对发电行业以及市场经济冲击明显要减小很多,可以说现今是取消双轨制的合适时机。

  张宇认为,由于重点电煤合同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可以减少因煤价上涨而带来的经营压力,因此目前电力企业观望情绪比较强烈。电厂的顾虑是,电煤并轨之后,若出现煤价上涨过高、电厂大幅亏损,发改委是否考虑相应提高部分区域的电力价格。除了价格难以确定外,铁路运力也是未知难题,山西、内蒙古等地运力仍然是瓶颈,铁路运力改革能否配套推进、铁路部门运力政策是否调整仍然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