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冶金>  正文

宝钢初来鞍钢跟进武钢稳守 钢企武汉打"汽车牌"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3/09/2012 09:41:14   来源:长江日报

  

  在武汉开发区新投产的武汉万宝井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共有三大股东,除了2个日资企业外,另一家是宝钢下属全资子公司宝钢金属,成为宝钢派往武汉的一支重要非钢“部队”。

  就在这个月,鞍钢也将在武汉开发区内,部署一家钢材激光拼焊工厂,投资5亿元左右,为汽车等企业提供钢材深加工产品。作为国内少数几家能够生产全系列汽车板的钢铁企业之一,鞍钢年汽车板销售量已达到230多万吨,国内外众多整车厂已成为其固定客户。

  同行前来争夺,武钢也不“怯懦”。早先,武钢也已经扎根武汉开发区,建了钢材剪切基地,为用户提供尺寸多样的原材料。

  在武钢的“大本营”,两家钢铁同行集体屯兵,看上武汉百万辆汽车规模商机。目前,随着东风本田二厂、神龙三厂等一批车厂的扩建,武汉汽车总产能将在年内突破百万辆。按一辆汽车1.5吨钢测算,百万辆汽车钢板的市场就有150万吨,还不算零部件的关联效应,是一个相当稳定的销售市场。

  钢铁行业的亏损面正在进一步扩大。数据显示,今年1月纳入钢铁统计的77家大中型钢铁企业,总产值同比下降4.57%,销售收入为2603.53亿元,同比下降8.47%。值得注意的是,钢铁行业利润和利润率首度呈现“双负数”,1月份至今,产钢500万吨以上29家企业近半数亏损,平均销售利润率下滑至-0.89%。

  微利使得钢铁企业一改单纯炼钢做法,四处寻找出路。近几年,中国汽车产销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国内车企纷纷扩产,带动汽车零部件放量。钢铁企业一方面大举生产汽车用钢,一方面开始介入汽车产业链,到零部件领域寻找利润,抓住微利时代的一根“救命草”。

  鞍钢在加速研制高性能汽车用钢的同时,与国内汽车厂联合试制汽车零部件。宝钢则干脆当上零部件企业股东,分享零部件利润。去年8月,武钢走出湖北,成功竞得奇瑞汽车河南整车生产基地冲压核心工艺的总承包经营权,开始供应汽车冲压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