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钢温度降下来,炼钢效益提上去”。在降本增效活动中,首秦公司炼钢部敢于创新,大胆改变传统做法,推行低温出钢新工艺降低成本取得明显成效。1月份,首秦公司低温出钢炉次平均出钢温度为1649℃,同比降低39℃。全部炉次平均出钢温度为1671℃,同比降低17℃,吨钢成本同比降低15元,全月实现效益336万元。
随着炼钢生产的进步,通过降低出钢温度来降低成本,是炼钢生产的发展趋势。去年8月份,首秦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到唐钢考察学习,在与唐钢炼钢系统对标交流过程中,发现唐钢炼钢系统的平均出钢温度比首秦公司低了近40℃,这让他们陷入了深思。对比先进,首秦公司的炼钢生产能不能改变传统做法,走低温出钢的道路呢?
在首秦公司的支持下,炼钢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再赴唐钢专题学习。在此基础上,炼钢部反复研讨在首秦品种结构下应用低温出钢的工艺问题,大家统一了思想,宁愿冒风险,也要大胆创新,突破传统的思路,采用低温出钢工艺,使降成本工作登上新台阶。
由于实施低温出钢工艺,炼钢生产的关键环节——精炼LF炉升温时间比去年一季度增加了6.4分钟,导致钢水进站温度低,化渣与脱硫都十分困难。为此,技术组与精炼作业区人员一起认真研讨方案,采取优化渣系结构,改变一直以来以萤石作为唯一化渣剂的做法,科学调配铝矾土及石灰石比例,降低渣系熔点和粘度;精细操作,少加勤加渣料等措施,既克服了低温出钢的冶炼困难,又确保了精炼作业区生产的顺稳运行。随后,他们又针对低温出钢条件下炼钢作业转炉终点碳控制难度较大的问题制定了新的操作方法,并对每一个炼钢工都进行培训,使其改变以往的操作模式,重新熟悉流程,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使转炉终点碳控制保持较高水平,解决了这一难题。
低温出钢能够减少脱氧剂使用量,增加矿石加入量,提高金属收得率,较好地降低成本,但也容易导致钢水硫比例提高,影响炼成率,而且精炼工序的电耗、电极和渣料等消耗易上升,抵消实行低温出钢带来的部分降成本效益。对此,炼钢部人员下定决心,要攻克这一难关。经过研究,由炼钢部技术组和成本组人员进行试验,下了一番苦功夫,细抠成本。技术人员张建师告诉记者:“以前都说‘谈钱伤感情’,现在我们是谈钱不伤感情,必须要谈钱。”他们对低温出钢的每一个工艺过程进行认真研究、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试验,每做完一个试验,都要计算出其中效益情况,精确到每一分钱。由于各个工序的成本都混在一起,他们就一笔一笔地算,光出炉的版本就至少有七个,做到每一个细微之处的成本都清晰明了,每一分钱都找出节约的方法和措施。
经过努力,他们冲破了重重障碍,去年10月份,低温出钢取得明显成效,并逐步走上正轨,推广至今,炼钢工序共降低成本940余万元。敢于创新的首秦人在降低成本的新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