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冶金>  正文

我国棉纺织行业由大国蜕变为强国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11月18日
我国棉纺织行业由大国蜕变为强国 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棉纺织行业世界大国的地位已经毋庸质疑,但我们却不是棉纺织强国。如何在巩固大国地位的同时尽快实现纺织强国的目标?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转变发展方式的这条主线为正处在结构调整关键时期的中国棉纺织行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十二五”期间,棉纺织行业要本着坚持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今后五年,中国棉纺织行业要由过去偏重经济增长转向更加重视经济结构调整、更加重视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要推进产业转移,发挥区域优势,提高资源整合和利用能力,优化区域布局,把着眼点放在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上,加快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迈进的步伐。 棉纺织行业是我国纺织行业重要的基础产业。“十一五”期间,棉纺织行业在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拉动下,产业规模迅速扩大,装备水平、经济效益有效提升。“十二五”期间棉纺织行业将有重点、有梯度地推进产业转移和优化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使棉纺织行业从规模增长型向效益增长型转变。我国人口众多,市场庞大,内需潜力大是我们发展的巨大优势。朱北娜说,从消费需求看,未来十年,国家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将有助于拉动中低收入群体和农村人口的消费能力。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0年纺织纤维加工量为4130万吨,按内需为60%以上计算,国内年纤维消耗量约为2500万吨。考虑棉花资源的有限性、化纤消费的快速增长、棉型纤维消耗占比逐年降低等因素,预计人均棉型纤维消耗绝对值仍会逐年增长。“十二五”期间,人均纺织纤维消费量将达到19千克,棉型纤维消耗占比51%;人均棉型纤维消费量达到12千克。 为上下游产业的发展、、等制砂设备,为国家外汇平衡、为国家积累资金、为国家安排大量就业作出贡献,仍将是“十二五”期间我国棉纺织行业的重要任务。 、、等是市场上主要的选矿设备、破碎设备。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十二五”期间,棉纺行业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等磨粉设备,要提高操作工人中受中高等教育的比重,提高中高管理层复合人才的比重。今后每年要增加中高级技术人员4万人左右;通过自行培养和专业院校培养,每年增加具有相关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1万人以上。提高用工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十一五”期间我国棉纺行业万锭用工已经减少了40%,到2015年全行业万锭用工要降到60人;无梭织机百台用工达到100人。这就要求我们的棉纺织企业一方面要改进生产工艺;另一方面,要淘汰落后装备,采用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高的新型纺织机械。 新疆自治区发挥棉花原料资源优势,棉纺锭规模以700万锭左右为宜,棉花加工量不超过70万吨。中部地区,如河南、湖北、河北、江西、湖南等,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加快存量资产的优化升级。棉布生产能力要紧密结合上游纺纱、下游印染、成衣及家纺纺织品集聚地发展,向中西部地区有织造人才、技术、环境优势的地方发展。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中,投资方向以清梳联、自动络筒机、带集体落纱的细纱机长车、细络联、粗细络联、无梭织机等自动化设备为主,以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为方向,加快高新技术装备改造传统行业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