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冶金>  正文

铁矿砂“国际化”显现 海关总署发出警示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8月12日
日前,海关总署在最新发布的分析报告中指出,铁矿砂正逐渐迈入‘金融化’时代,未来铁矿砂价格波动将增加新的不确定因素,各铁矿商须警惕。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以下简称‘铁矿砂’)3.1亿吨,价值343.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分别增长4.1%和52.6%;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111.2美元,上涨46.5%。针对数月来中国铁矿砂进口量持续回落,海关总署分析一方面是由于国内尚有前期超量进口形成的库存储备,价格不断飙升导致中国企业进口积极性受挫。另一方面,随着中国调控政策的相继出台,国内房地产逐步降温,汽车、家电等其它用钢行业也出现疲软,导致国内钢材需求下降。

  今年以来,3大矿山用与现货市场高度关联的季度和月度定价逐步打破钢企心理防线,并推动铁矿砂逐步迈向‘金融化’。为规避铁矿砂价格风险,交易商纷纷开始考虑利用铁矿砂掉期这一金融工具来对冲现货价格波动。海关总署提醒,随着铁矿石金融及衍生品市场规模的逐渐扩大,围绕铁矿砂产生的‘季度定价-铁矿砂指数-铁矿砂掉期合约’金融链条正在形成,投机商和金融资本将不可遏止地渗透到铁矿砂贸易的各个环节,铁矿砂将从单纯的资源性商品转变为金融机构资本涉猎的领域,铁矿砂价格波动将增加新的不确定因素。

  而且,由于下游需求低迷,钢材主流产品出厂价格呈现继续走低。第3季度铁矿砂长期协议价继续上涨,钢铁企业生存状况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