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编辑推荐:奥运将至,家里的电视机该换了,你会准备去哪里购买新电视?
放眼五六年前,大多数消费者的选择可能是去家电卖场瞧一瞧。如今电商网站疯狂涌现,网购逐渐成为公众每日生活的一部分。在家上网选购商品,轻轻一点鼠标,货物就被快递到了家门口。
与图书、音像产品不同的是,家用电器体积大、价格高,使用寿命长,因此消费者在网购家电时多了几分顾虑。而上半年连番轰炸的电商价格战,让众多家电厂商疲于应付,可谓“敢怒不敢言”。看似发展势头迅猛的家电网购,却是走在一条痛与快乐并存的荆棘路上。
电商行业井喷式发展
没有人会怀疑国内电商行业的增长潜力。
如今在大街上随便叫住一个人,都能轻易说出若干个电商品牌:京东商城、亚马逊、易迅、新蛋、苏宁易购、库巴网……因为这些名字每天都出现在都市地铁的广告栏里,以及公交移动电视的屏幕上。
目前,电商已经成为市场发展的主流趋势,这一点已经不可逆转,从近年来国内电商行业爆炸式的市场数据中便可看出。
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以67.8%的增长率达7735.6亿元,是2006年263.1亿元的近30倍。且在消费普遍低迷,零售增长放缓的情况下,2012年第一季度的网络零售仍保持高速逆势增长,第一季度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2336亿元,较2011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42.8%,网络零售增长趋势,仍将继续。
家电品牌在电商大潮中的角色,也由过去的小规模进驻、品类单一的初入者,转变为涉及全行业竞争、全品类覆盖的“热血玩家”。都市消费者足不出户,在家上网挑选心仪的家电,通过在线支付以及货到付款等诸多手段,就能完成从了解电器性能、对比价格,再到送货上门的全过程。
“价格战”是药三分毒
“网上购物的价格要比实体店便宜”。这句话成为大多数消费者约定俗成的观念。认为“线上销售的产品就应该比线下价格低”。在消费者眼里,网上店铺没有店面租金,不必交水电煤费,商品当然要比实体店低一些。
的确,价格优势曾经是电商行业初期大力宣传的噱头,如今价格战却是电商品牌间互相斗法的王牌。动辄过亿元的让利投入,大力度掀起全网价格战,挤压竞争对手的生存空间。
刚刚过去的6月堪称国内电商行业“夺命大战”的爆发季。几大电商巨擘都史无前例地高调祭出 “低价”大旗。京东商城率先挑起战幕,以店庆之名投入15亿元用于促销;而京东此举立即遭到了苏宁易购、当当、国美电器网上商城、亚马逊、易迅等电商的合力“围剿”,应战招式更是花样百出:“店庆日”、“0元购”、“砸金砖”、“Z秒杀”等不同形式,不断刺激消费者的眼球。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对外更是宣称,“价格战是电商宿命”。
以亚马逊为例,6月名为“低价总动员”的价格战投入资源过亿,3C数码、个人电脑、电视音响均有不同程度的折扣,单品让利数百元不等。而仅仅是4月份,该网站刚刚结束所谓的“店庆促销”。
数据显示,6月电商混战的战绩突出。借助诱人的低价策略,京东商城服装类商品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900%。仅6月18日上午,天猫电器城电信版iPhone 4s的销售额就达到近1000万元。
无法掩盖的降价魔咒
在家电厂商看来,价格战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某国产电视品牌负责人透露,“参与电商价格战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销量,但销量提升的效果有限。 ”他分析说,厂商为了配合电商渠道的价格战,不得不拿出几款特价机型,也就是“专供型号”,并且这部分特价机型的备货是有限的。
家电厂商无辜搅进电商品牌的厮杀中,可说是无奈之举。因为电商渠道的迅猛发展给它们带来了机遇,转型电商渠道,几乎是所有家电品牌必须考虑的一道命题。
创维营销总部副总经理兼上海分公司总经理李佳指出:“在渠道结构中,电商渠道已经占据了创维上海分公司渠道总量的两成,和2011年相比增长幅度是100%。我们跟京东、易迅、苏宁易购等几家电商渠道都有合作。”
对家电零售业而言,电商初出时的行业“集体兴奋”已然过去。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后,整个行业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发展生态。但是,仔细观察却不难发现,在这一产业格局下,似乎整个行业陷入了一种成长困局:在消费者寻找低价优质产品的过程中,电商虽然天然具备这些属性,但却无法真正满足市场上差异化的用户需求,只能通过简单的一味降价来吸引消费者。
原文详情:《家电网购:线上产品结构难题待解》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