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科技>  正文

李开复:《非你莫属》蔑视应聘者传递负面文化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08/2012 23:56:07   来源:新华社

图片作者:张宇

李开复 图片作者:张宇

  新华社北京6月7日专电(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万一 赵琬微 毛伟豪 张泽伟)近日,天津卫视求职类节目《非你莫属》节目中,法国留学归国的求职者因学历遭主持人及嘉宾质疑后晕倒,引发网民强烈关注。5月30日,创新工场CEO李开复微博发起抵制该节目投票活动,目前已获得40多万网友支持。很多网友认为,电视上“职场导师”们对求职者态度严厉、语言刻薄、缺少人文关怀。

  电视求职类节目该如何定位?真实的“求职规则”就是如此残酷吗?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就此采访了《非你莫属》栏目节目组、李开复及有关专家。

  40多万网友抵制节目栏目组最终表态抱歉

  近日,在天津卫视求职类节目《非你莫属》节目中,法国留学归国求职者郭杰在学历被嘉宾质疑后现场晕倒,主持人张绍刚脱口问道:“你是在表演吗?”之后的一期节目中,该主持人还用“表演假摔可以进国足”等表述调侃郭杰。

  此前,该节目中另一位“海归”求职者刘俐俐因为在节目中说“中国变化好大”,被主持人问到“为何不用‘祖国。此外,她还因为与嘉宾互动时频繁使用英语、表情不自然等原因被挖苦而含泪离场,节目也因此引发网民关注。

  5月30日,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在微博上发起“万人实名抵制《非你莫属》”活动,正式向该节目“开炮”。截至6月6日,有41万名网友参与微博投票,超过94%网民响应“抵制”倡议。

  网民“琉璃魔鱼”说:“老板像皇帝一样坐在龙椅上,求职者任由主持人摆布,这不是在招聘员工,更像是一档娱乐秀,以打击贬损求职者为乐。”网友邱浩认为,老板们享受聚光灯下生死予夺的感觉,一旦求职者以平视的视角回答,就会被集体攻击。

  《非你莫属》遭公众质疑后,节目组在官方微博发布了关于事件的几点澄清,称“秉承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制作”。6月5日,《非你莫属》官方微博发布“张绍刚老师的几句话”称,“当不了解一个群体的时候,就无法给出准确的判断和建议。”对此,媒体和网民对“端着”的道歉不买账,认为节目组避重就轻。

  6月7日,天津卫视携《非你莫属》栏目组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节目制作人刘爽、总监孔令泉等表态,因节目组传达了错误信息给留学生带来困扰而道歉,称不存在有意诋毁、侮辱留学生群体的主观故意。“我们希望节目变成真实反映职场现实的节目,如果刻意回避,真实性将大打折扣。”

  李开复:我为何要多管闲事

  互联网领域知名企业家为何要对一个地方电视台节目品头论足,并发起抵制行动?6日,创新工场CEO李开复接受新华社“中国网事”专访时表示,该节目通过“蔑视”应聘者博取“眼球”、用负面职场文化误导年轻人、无视公众意见的态度令他难以接受。

  李开复告诉记者,平时很少看类似节目,但近期有一批欧洲留学生发现海外学位被电视节目错误解读后,通过电邮请求他帮助澄清。在认真看了很多集《非你莫属》后,他发现不仅仅是海外学位被“冤枉”的问题,节目中面试官和主持人高高在上、语言刻薄、对人缺乏基本尊重的“浓郁”感觉,传递了负面的职场文化。

  “我发了几条澄清事实的微博后,该节目采取冷处理的态度,没有向公众道歉,令人失望。于是我发起了抵制该节目的网络投票。”李开复说,自己多年来一直介绍真实的职场环境并提供有操作性的建议,希望帮助中国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李开复的“抵制”行动,还获得了电视业内人士的支持。优米网总裁、资深栏目制片人兼主持人王利芬告诉记者,职场节目以年轻观众为主体,应该传递主流价值观,不应缺少对人的关爱和尊重。《非你莫属》节目主持人的观点具有强烈导向性,失去了应有的客观与公正,其表现出的胸襟与视野令人失望。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周小普认为,在娱乐化驱使下,一批电视求职类节目模仿《非诚勿扰》等相亲类节目做法,使用灭灯、晋级等环节吸引观众“眼球”。但作为求职节目,不把职业、职场本身作为核心要素来设计,而把求职过程当成一场游戏和真人秀,这种做法在电视节目设计中属于定位较差、功能不整。

  周小普等专家认为,水平不高的节目之所以在争议中继续存在,是社会整体浮躁的一种折射。收视率本是观众认可与否的表现,但如果观众抱着好奇、看热闹的心态看节目,反而造成了“劣质收视率”,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情况,妨碍真正好节目的出现。

  专家:给年轻人一个适度宽松的就业环境

  部分网友认为,作为一档电视真人秀节目,《非你莫属》反映出当下青年人求职过程中遭遇的困境。当当网CEO李国庆、奇虎360CEO周鸿祎等多位曾在《非你莫属》中担任嘉宾的职场名人称抱着参加“真人秀”的心态参加节目,节目中BOSS团和主持人不是楷模,其现场表现是真实的,也是职场的一部分现状。

  从目前就业形势看,无论是国内青年还是顶着光环的“海归”,找一份理想的工作都不容易。年轻人在求职过程中,还经常遭遇这样那样的歧视,不得不像“小媳妇”一样,谨小慎微,生怕一不小心成了“废柴”。

  网民“happy翔”说,每次看《非你莫属》都会感到就业压力好大,“老板说不要你就不要你,这就是年轻人面对的现实!”

  对此,李开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求职者虽然处于弱势地位,但不是任人宰割的‘鱼肉。年轻人应该坚持做自己,不要把自己伪装成“别人”。作为一档面向社会公众的电视求职类节目,应表现正确价值观引导下的“真实”,不能片面夸大职场“残忍”。

  周小普等专家认为,年轻人职场上最好的引路人该是身边年龄相近、资历略深的过来人,求职者应正视压力,在困难面前不气馁,坚定内心的追求、树立长远目标。面试官们则应抱有惜才之心、礼贤下士,不要吓跑了“千里马”。

  新华社记者张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