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科技>  正文

双面乔布斯:一面是天使 一面是魔鬼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0/29/2011 09:22:48   来源:新京报

  《史蒂夫·乔布斯传》正在风靡全球,不仅是因为乔布斯刚刚去世。全世界有数以亿计的苹果迷奉乔布斯为精神领袖,他们是这本“乔布斯唯一授权传记”的庞大读者群。而读完全书你会发现,乔布斯并非完美,光鲜耀眼的背后,还有另一个不为人知的乔布斯——自私、冷漠、固执、矛盾,习惯谎言与背叛,兼具强横与脆弱的内心。

  乔布斯已死,怎么谈论乔布斯?说他是个魔鬼一定有很多人赞同,他卖给你的东西在美到极致的同时总有个把缺陷令人抓狂,更重要的是他本人的性格就是如此:非黑即白,偏执善变,总是走极端。这种人格既讨厌又迷人,比他那些产品设计理念和商业成功学更吸引我。

  是的,这就是乔布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沃尔特·艾萨克森的《史蒂夫·乔布斯传》据说将要改编成电影剧本。但在电影之前,我们先做一个尝试,把我们构思的电影剧本,先公布出来,当然,一如既往,都要有一个声明:所有内容唯一可信的来源是传记本身,如有雷同,纯属奇迹。

  身世 遗弃与被遗弃

  1955年,旧金山,乔安妮·席贝尔生下了一个男孩,但无法养育他——孩子的父亲是个来自叙利亚的穆斯林,而乔安妮一家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乔安妮的父亲威胁说,如果女儿胆敢嫁给那个穆斯林,他就跟她断绝父女关系。乔安妮伤心地遗弃了自己的儿子。

  与此同时,机械师保罗·乔布斯和他的妻子克拉拉已经结婚九年,他们想要一个孩子,但克拉拉没有生育能力。乔布斯夫妇收养了乔安妮生下的男孩,给他取名史蒂夫·乔布斯。

  史蒂夫长到六七岁的时候,有个住在街对面的女孩问他:“你的亲生父母不要你了?”史蒂夫大哭着跑回家,像刚刚被闪电劈中。“不是这样的,”保罗和克拉拉耐心地对他解释:“我们是专门挑的你。”

  “我们是专门挑的你。”多年之后,乔布斯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养父母放慢语速,强调了这句话里的每一个字,这让乔布斯觉得自己很特别。

  但曾经被遗弃的事实仍然让他敏感,每当有人称保罗和克拉拉是乔布斯的“养父母”,乔布斯就会很愤怒:“他们百分之一千是我的父母。”至于亲生父母,乔布斯认为“他们就是我的精子库和卵子库,仅此而已。”

  乔布斯的“精子库”名叫阿卜杜勒法塔赫·钱德里,他和“卵子库”乔安妮制造并且抛弃男婴乔布斯的年纪,是23岁——也许只是巧合,乔布斯23岁的时候,也抛弃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这是后话。又过了很多年,乔布斯已是亿万富翁,他有段时间常去位于圣何塞北部的一家地中海餐厅,科技界的成功人士都喜欢去那儿用餐,乔布斯会慷慨地给老板较多的小费——当时他并不知道,这个老板就是阿卜杜勒法塔赫·钱德里,他的亲生父亲。

  个性 信奉禅宗的嬉皮士

  接下来仍然与身世有关。乔布斯的同事们认为,正是被遗弃的经历,使得乔布斯特立独行,有极强的控制欲,仿佛只生活在自己主宰的世界里。他热爱钻研电子设备,15岁开始抽大麻,迷恋鲍勃·迪伦的音乐并且成为一个嬉皮士,同时还信奉禅宗,坚持素食主义,相信只吃水果和蔬菜就可以避免产生体味。事实上连苹果公司的生意伙伴都差点因为他邋遢的形象而放弃投资,因为乔布斯一周只洗一次澡,浑身怪味。

  保罗·乔布斯认为南加州的山景城地区生活开销低廉,于是举家搬迁到那里定居。这次搬家注定了史蒂夫·乔布斯的命运——如今这里叫做硅谷,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许多军工科技企业开始在此汇聚,街上看起来最笨的家伙都是工程师。

  快要高中毕业的时候,乔布斯认识了一个比他大将近5岁的校友史蒂夫·沃兹尼亚克,两个史蒂夫成为日后的完美搭档——沃兹尼亚克是个技术天才,属于智商极高而情商极低的那类人,比如他总想把自己发明的精妙电子设备免费给别人使用,这是极客(Geek,电脑高手)信奉的共享文化。而乔布斯擅长把沃兹尼亚克的发明加以包装,卖给别人,赚取利润。两人曾经尝试做了一个可以免费打电话的蓝盒子,使用东拼西凑、价值40美元的电子元件制成,乔布斯决定卖到150美元。蓝盒子成功卖掉了大概100个,唯一不幸的事情是,有人拿枪指着乔布斯,抢走了一个蓝盒子。看来它真的很酷。

  1972年,乔布斯进入里德学院念大学,这家学校以自由精神和嬉皮士生活方式著称。乔布斯拒绝父母送他入学:“我不想让任何人知道我有父母。”

  处世 他是你的朋友吗

  只呆了18个月,乔布斯就厌倦了大学生活。“我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也不知道大学能如何帮我搞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但我却在花着父母的毕生积蓄。所以我决定退学。”1974年的某天,乔布斯走进生产游戏机的雅达利公司,对人事主管说,得不到一份工作,他就不走。于是有人向该公司的首席工程师奥尔康报告:“有个嬉皮士小子在大厅里,我们该报警还是让他进来?”奥尔康说:“快带他进来!”

  雅达利公司的创始人诺兰在1975年夏末的一天把乔布斯叫进办公室,命令他设计一款将球击向一堵墙的游戏,这就是后来风靡世界的“打砖块”。当时诺兰说,如果完成这款游戏使用的芯片少于50个,每少用一个就会有一笔奖金。

  这样的游戏在当时需要耗费大多数工程师几个月的时间。乔布斯请沃兹尼亚克帮忙,说必须4天之内完成,收入两人平分。沃兹尼亚克很兴奋,4天没有睡觉,真的完成了这个游戏,而且只用了45个芯片。

  乔布斯给了沃兹尼亚克350美元,这是基本酬劳的一半,但节省5个芯片的奖金被乔布斯独吞了。十年之后这个故事见诸媒体,乔布斯予以否认:“我不记得做过这事。”

  这是乔布斯的行事风格,很多人抱怨他对身边的朋友和同事非常刻薄。乔布斯大学时代还有个挚友叫丹尼尔·科特基,当乔布斯在车库里创建苹果公司时,科特基就入伙了。但直到公司上市,他仍然是拿计时薪水的员工,无法获得股票期权。那是1980年底,苹果公司的股票估值高达17.9亿美元,造就了300个百万富翁,但不包括乔布斯的朋友科特基。

  财富 商人的价值

  1980年的乔布斯有2.56亿美元身家和25岁的年龄,他送给养父母保罗和克拉拉价值75万美元的股票,老两口用其中一些钱还清了房贷,人生中第一次过上了没有背负贷款的日子,这也是乔布斯送给别人最大的一笔钱。

  关于财富的另一个故事是,苹果公司创业阶段,乔布斯找到在雅达利公司工作时认识的绘图员罗恩·韦恩,韦恩曾经做过老虎机生意,但失败了。乔布斯 说服韦恩合伙,加上沃兹尼亚克,三个人正式成立了苹果公司。韦恩获得了10%的股份,但11天之后他就决定退出,曾经失败的老虎机生意给他带来了长久的心 理阴影。1976年10%的苹果股份让韦恩先后获得了800美元和1500美元,如果他没有选择退出,而是持有这些股份到2010年,那么他应该能得到 26亿美元。现在韦恩住在内华达州一座小房子里,靠社会保险金度日,平时玩玩老虎机,他说自己从没后悔。

  很多研究商业史的人都熟知苹果公司的发展历程:沃兹尼亚克做出了第一代苹果电脑,然后乔布斯把这个看上去很简陋的电路板集合体吹嘘成全世界最完 美的机器,并且卖出去很多。沃兹尼亚克的父亲认为工程师的价值远超过企业家,所以对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对半分账表示不满:“你没有做出过任何产品,不配得 到这么多。”

  乔布斯哭了。他经常哭,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向来如此。乔布斯对沃兹尼亚克说,如果不能对半分账,就停止合作。但沃兹尼亚克的观点和父亲不同, 他认为如果没有乔布斯,自己还在计算机俱乐部免费发放电路板原理图,所以他决定和乔布斯继续合作,把下一代产品Apple II搞出来。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他们又成功了。

  固执 现实扭曲立场

  乔布斯不是神,他也会失败。一生中他曾两次执掌苹果,中途那次离开是由于决策失误和他招人讨厌的强烈个性,公司董事会剥夺了他的权力。但乔布斯 日后卷土重来,拯救了陷入危机的苹果并把公司推上世界之巅。如果要拍一部纯粹的商战电影,这其中的勾心斗角故事足够精彩,可我还是觉得他的性格魅力更有文 章可做,比如“现实扭曲立场”。

  这个费解的词汇来自科幻电影《星际迷航》,苹果的员工公认,乔布斯拥有扭曲事实的能力,能让任何人相信任何事情,哪怕根本就是颠倒黑白,哪怕他 总是让员工完成不可能的任务。沃兹尼亚克能在4天时间里做出“打砖块”游戏,只能算个简单案例。苹果员工曾经制作了T恤,上面写着“我爱每周工作90个小 时”。

  乔布斯做到这一点,依靠的是自己富有魅力的措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他对麦金塔操作系统的工程师抱怨开机启动时间太长,工程师试图解释,但乔布 斯不听:“如果能救人一命的话,你愿意想办法让启动时间缩短10秒吗?”乔布斯说,如果地球上有500万人使用苹果电脑,每天开机浪费10秒,加起来每年 浪费3亿分钟,相当于至少100个人的终身寿命。工程师震惊了,过了几周乔布斯再来视察,发现开机时间缩短了28秒。

  “现实扭曲立场”还体现在乔布斯评判他人和事物的标准上,任何人在乔布斯眼中要么是“天才”,要么是“饭桶”;工作成果要么是“最棒的”,要么 是“垃圾”。他是个绝对的完美主义者,在为Apple II挑选塑料机箱时,生产商提供了2000种不同的米黄色,没有一种能让乔布斯满意。甚至在家庭生活中,他也会花费好几周的晚餐时间,和妻子讨论该去哪个 国家购买一台洗衣机。

  当然也有些人会挑战乔布斯的“现实扭曲立场”,苹果有个女员工乔安娜·霍夫曼,某天发现乔布斯以一种扭曲事实的方式更改了她的市场规划,她愤怒 地冲向乔布斯的办公室,声称要“拿把刀插进他的心脏”。于是乔布斯让步了,霍夫曼因此获得了苹果员工集体颁发的“最能勇敢面对乔布斯奖”。

  情史 凡人之爱

  乔布斯的亲妹妹莫娜·辛普森是个作家,她写了本以乔布斯为原型的小说《凡人》。是的,作为年轻的亿万富翁,作为全世界最具创新精神的科技公司CEO,乔布斯的头上笼罩了太多光环,但他只是个凡人。

  他第一任女朋友是高中时认识的克里斯安·布伦南,一个同样具有嬉皮士精神的女孩子。两人在1972年开始同居,此后分分合合,维持了5年关系, 直到1977年,布伦南怀孕了,但乔布斯说:“我不确定那是我的孩子,我知道她不是我想娶的那个人。”最后布伦南还是生下了女儿,乔布斯去看了看母女俩, 给女儿取名丽萨,然后就回苹果公司上班去了。

  1982年乔布斯认识了民谣歌手琼·贝兹,他27岁,她41岁,这段恋情持续了几年,有人认为乔布斯之所以迷恋贝兹,是因为她曾是鲍勃·迪伦的 情人。30年后,贝兹谈起乔布斯,仍然觉得迷惑。有一次乔布斯带着贝兹直奔斯坦福购物中心:“那儿有一件漂亮的红裙子,非常适合你。”贝兹满心欢喜:“我 跟着世界上最有钱的男人,他想让我拥有一条漂亮裙子。”到了商店,乔布斯给自己买了一大堆衬衫,然后让贝兹看那条红裙子:“你应该买下它。”贝兹说自己买 不起,乔布斯没说什么就走了。

  乔布斯还跟好几个女人交往过,他说自己一生真正爱过的只有两个女人,一个叫蒂娜·莱德斯,一个叫劳伦·鲍威尔。乔布斯认为前者与自己精神相通, 而后者最终成为陪他到死的妻子。在考虑结婚这个问题上,乔布斯又陷入纠结,在莫娜的小说《凡人》里就写到,乔布斯问了一百多个朋友,自己应该和谁结婚?

  最后他作出了正确的抉择,1991年3月,乔布斯和劳伦·鲍威尔举行婚礼,大约50名亲友参加。乔布斯的禅宗师父乙川弘文主持婚礼,乙川“挥杖敲锣,燃香诵经”,大多数客人难以理解。此后的20年里,乔布斯和劳伦一直在一起,直到死亡将他们分开。

  尾声 当我们谈论死亡

  尽管我还没最终决定,是否要为电影版的《乔布斯传》撰写剧本,但这本书的结尾就像它的开头一样奇妙,布满命运的玄机。2011年夏天,乔布斯的 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全身,他终于决定辞去苹果公司CEO的职务。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他感觉不太舒服,坐在屋后的花园里,思考死亡。《史蒂夫·乔布斯传》的 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和他在一起,两人聊到佛法、转世之类的话题。乔布斯承认,当面临死亡时,他愿意相信存在来世。“会有些什么东西留存下来,也许你的意 识会不朽。”乔布斯说,“但是另一方面,也许就像个开关一样,啪!然后你就没了。”

  他停下来,淡然一笑。“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从不喜欢给苹果产品加上开关吧。”

  【众议】

  @《乔布斯传》

  @颜如玉axue:看《乔布斯传》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才看到第十章,MAC刚要诞生,可是我已经hold不住了,想想我这三十年已经白活,遥 想后三十年更加无趣,顿时萎靡不振了无生趣。可是人家的故事这么精彩,又舍不得丢下书想要一口气看完,萎靡不振又快速阅读,实在是很矛盾的情绪。

  @Atty李响:《乔布斯传》发售,书城里大家排队买书,突然一哥们儿问前面那个人“哎哥们儿,这么多人排队买书,这乔布斯这么牛?还是他今天来签售啊?”

  @roccen:有些人靡费巨帑写了很多传记在书店里堆成了山后慢慢变成废纸,有的人从不让人树碑立传第一本也是最后一本传记还没问世就被预订 一空;有些人以帮助你们改变为名为由很多年如一日地把世界愈变愈糟还自以为救世主绝不放手,有的人则用创新改变了足够多人的生活方式因而被人一直铭记—— 看《乔布斯传》有感。

  @陆强Alwen:看完了《乔布斯传》中英文版各一章,小结:翻译bull shit。

  @乌贼拖鞋:一手拿iPhone 4S,一手持乔布斯传记,斜斜地靠在地铁车厢连接处,任凭污秽的空气吹过发梢,无视身边麻木的人群,深沉的阅读,当读到乔帮主情书那段,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仿佛被揪了一下,长按Home键问Siri:why i miss steve so much?丧父的Siri沉默不语,抬起头为了不让眼泪流出来,发现坐过站了。

  @Echo马潇筠:二十年前,未相知时。然郎情妾意,梦绕魂牵。执子之手,白雪为鉴。弹指多年,添欢膝前。苦乐相倚,不离不变。爱若磐石,相敬 相谦。今二十年历经种种,料年老心睿,情如初见,唯增两鬓如霜,尘色满面。患难欢喜与君共,万千真意一笑中。便人间天上,痴心常伴侬。(试译“乔布斯情 书”)

  @风语者_WindTalker:我唯一能买得起和苹果有关的,就是《乔布斯传》。

  @碧需得:地铁里偶尔看了几章《乔布斯传》,学习乔布斯的同时,感慨人生的多变,自己现在的这点艰辛算得了什么,加上今天又去体验工作的各种利与弊。走到如今这一步,唯有像乔帮主那样付出不为人知的努力,才能开创传奇的人生。嗯,热情拥抱未来!

  (本文来源:新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