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科技>  正文

微博认证“变味儿”了 身份认证成敛财工具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25/2011 12:00:29   来源:北京晨报

  时下,微博一个叫“郭美美Baby”的网民蹿红网络。这个自称“住大别墅、开玛莎拉蒂”的20岁女孩,其微博认证的身份居然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这一消息经网民疯狂转发后,网络形成一场“人肉‘郭美美’”的微博事件。最终,“郭美美”承认身份为假,新浪网也第一时间取消了她的微博认证。不少网民直指此事件缘自新浪微博的认证混乱,尺度“太过随意”。

    网上兜售认证加“V”敛财

  为避免身份混淆、引起公众误解,新浪微博实行名人、机构企业身份认证策略。新浪规定,只有在某领域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人方有资格参与认证。

  针对“郭美美”认证身份造假,新浪微博事业部副总经理曹增辉对记者表示,此次事件是用户在线上修改认证信息时,新浪工作人员未按流程去做,在审核过程中没有严格把关。但“这只是一个个案,之前从未出现过类似情况”。

  然而,网上诸多卖家发帖称:“提供代理微博官方认证,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我们做不到的。”记者在“赶集网”上一个网店联系到一位自称为“李生”的工作人员。他告诉记者,可以帮忙办理新浪加“V”认证业务。“李生”说,现在个人加“V”验证的费用是1800元,可通过“支付宝”先付一半费用,然后等加“V”成功后再付另一半。

  一个名叫“天涯”的网友说,按正常程序进行微博认证,需要提供较完备的资料,并按程序进行审核,“但因为我认识新浪的一位内部人员,互相之间都很熟悉,打声招呼就加‘V’认证了。”

  据记者了解,不少门户网站内部员工对于微博用户认证都有数量要求,“鼓励”身边亲朋好友微博加“V”成为微博推广的第一道任务,完不成任务就会视情节轻重予以批评。

    “微博营销”踩法律红线

  针对“郭美美事件”所暴露出的微博营销乱象,不少专家表示“这已经踩到法律的红线”。

  “郭本人申请将认证说明更改为‘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行为,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和侵权行为。” 福州大学法学院教授汤黎虹说,“新浪网是一家服务于中国内地及全球华人社群的领先在线媒体及增值资讯服务提供商,有义务提供真实资讯。在这一事件中,中国红十字会要求新浪微博停止用此微博,是合法的。新浪微博管理团队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据记者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等法律法规均规定,严格限制第三方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使用“红十字”标志与名称。

  针对追责中的具体法律要求,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步峰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公安机关对“郭美美”处以警告或者停机整顿的处罚是必须履行的责任;按照有关规定,如果郭美美隐藏起来,公安机关可以采取侦查措施,否则属于不作为。

    微博发展切莫剑走偏锋

  有网民指出,各商业网站已经开始了激烈的微博市场的竞争,企图到时候在财务报表上体现出“业绩”,但这种竞争如果屡屡踩踏法律和道德底线的话,无疑是自废武功。

  “‘郭美美事件’给微博认证带来的反思是,吸引用户无可厚非,但如何防止这一手段异化成剑走偏锋的抢客术,考验着微博运营者的智慧。” 汤黎虹认为,针对一些网站内部失误的责任追究,我国已有的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够健全,需要加强相关立法研究。此外,通过非政府组织、民间力量(如网络协会)等进行监管,也是一条路子。

  针对这一事件,不少微博管理者正重新审核用户身份认证。但有业内人士表示,时下各门户微博认证用户太多,要想一一核实认证,可操作性太小,这只是权宜之计。

  “难以辨别真伪的认证资料,处理不当也很容易引发社会危机。如何建立有效的认证机制,是摆在各家门户面前的一道两难题。”张步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