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科技>  正文

DoNews特稿:《老男孩》这把刺向互联网的刀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2/06/2010 10:36:39   来源:DoNews

  DoNews 12月6日特稿(记者 肖克锋)“生活像一把无情刻刀,改变了我们模样”,一部风靡网络的《老男孩》也引起了互联网业内的讨论。《老男孩》这把刀真能带来改变么?

  近段时间,一部堪称能让70、80后看一遍哭一次的电影短片《老男孩》迅速走红网络,从10月28日上线至今,该片仅在优酷网在线播放量已经超过6400万人次,评论超过万条。片尾曲片段转发次数过亿。在微博上,单日转发多达7000次,被网友们推为本年度最佳华语视频。

  11月2日,在豆瓣电影口碑排行榜上,《老男孩》以9.1的推荐指数和近7成的五星评价,登上榜首。有豆瓣网友评论说,这对于一部小制作的网络新媒体短片来说,堪称奇迹。

  《老男孩》的诞生要追溯到2010年4月,当时优酷网宣布推出“优酷出品”战略,计划联合影视公司、电视台、知名导演涉足影视内容制作,从2010年5月份开始陆续合拍电影短片。这些电影短片最终会串联整合成为一部大片,在院线及网络同步播放。

  6月3日,优酷网宣布与中国电影集团、雪佛兰克鲁兹合拍《十一度青春》,正式将10部电影短片落地,这其中就包括《老男孩》。

  不过,当时人们看好的还是《江湖再见》、《泡芙小姐的金鱼缸》等短片电影,对《老男孩》的预期并没有如此之高。

  10月28日《老男孩》上线之后,情况便发生了逆转。在搜索引擎里输入“老男孩”,便出现了几百万篇相关网页。自它上传的十几天时间里,点击量直逼5000万,而《老男孩》所属的“11度青春电影”系列更是急剧升温。

  部分网友表示,网络短片并不少见,司空见惯的恶搞、猎奇已让观众有所麻木。但《老男孩》却是在同学或同事的强力推荐下才观看的。观看《老男孩》之后,他们才开始接触《十一度青春》的其他短片。

  随后,《老男孩》开始通过微博、SNS网站、QQ群病毒式传播。网友表示,他们之所以愿意主动传播这一短片,是因该片引起了同代人的共鸣。很多人都能在这部电影中找到回忆以及曾经的梦想,看到自己过往的影子。

  一位北京的网友认为,《老男孩》是70/80一代人的生活缩影,而这代人最了解互联网。如果《老男孩》脱离互联网、通过其他渠道发行,肯定不会受到如此关注。

  “互联网的传播是病毒传播,也是马太效应”,北京一位互联网媒体从业人员表示, 《老男孩》蹿红之后,手机、网游、数码相机、汽车等宣传文章都搭借了“东风”,一个劲地往上靠。一些SEO从业人员也借机利用“老男孩”营销。这样做的结果是,《老男孩》更火了。

  据了解,从凤凰网2008年9月播出第一部网络剧《Y.E.A.H》之后,各大视频网站都开始重视原创网络剧。优酷网、土豆网、酷6网也相继出品《嘻哈四重奏》、《非常爱情狂》、《Mr.雷》、《欢迎爱光临》、《微客帝国》、《男得有爱》等原创网络剧内容。

  不过,与《老男孩》相比,这些短片多数都已淹没于恶搞、猎奇的视频短片大潮之中。以至于,各视频网站老板在《老男孩》火后,纷纷问责:为什么自己的网站没有出现引起共鸣的作品。

  多数互联网媒体分析人士认为,《老男孩》带给互联网行业的,首先应该是观念上的转变。恶搞短片虽然也能吸引眼球,但很难引起共鸣。也不会引起大众的分析、评论。其次,视频短片从《清华夜话》、《大史记》到《老男孩》,传播介质已从光盘、U盘转向微博、SNS社区、QQ群等互联网工具,好的作品更容易瞬间爆发。再者,没有专业团队指导的草根视频能不能产生好的作品值得商榷,专业团队继恶搞视频之后有可能重新杀回互联网掘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