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科技>  正文

逾40高管上市半年辞职套现 创业板被批内幕交易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9/10/2010 20:30:12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创业板的造富机制近日连遭学者猛烈炮轰。“完全是赤裸裸的内幕交易!”对于中国创业板无处不在的不公平,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吴晓求日前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如是称。而北大经济学教授曹凤岐、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等三位学者也联名发表博客,指出创业板造富导致股市公平缺失,成了“不创即富板”。

  与此相对应,有数据显示,创业板上117家公司已造300多位亿万富豪。而为了早日套现,今年以来,创业板公司已有超过40名高管在公司上市不到半年内,就辞职拿钱“跑路”,涉及20多家公司。而且高管辞职的速度越来越快,首批19名高管平均辞职时点为上市后5.2个月,此后缩短为上市后的2.1个月。

    高管辞职速度越来越快

  首批上市的28家创业板上市企业即将迎来解禁大潮,而早在此之前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们即开始了辞职潮。

  巨灵财经统计显示,首批28家创业板企业有27家将在11月初迎来解禁,这27家公司解禁股数接近11.96亿股,而目前它们总的流通股本只有10.3亿股。以9月8日的收盘价计算,届时解禁市值将达到320亿元。

  另一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创业板开板至今仅11个月,今年以来已有超过40名高管辞职,涉及20多家公司。其中,首批登陆创业板的28家公司共有19名高管辞职。

  而值得注意的是,高管们辞职的速度日趋加快,统计显示,首批创业板公司的19名高管平均辞职时点为上市后5.2个月。与此相比,此后批次上市公司的高管平均辞职时点则是上市后的2.1个月。而关于辞职的原因,多半高管使用了“因个人原因”这一含糊其辞的官话。

  分析人士认为,这些辞职的高管离职意在解除持股期限限制,在解禁后套现。

   造就300位亿万富豪

  创业板启动申购至今将近一年,目前已挂牌公司达117家之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共有152位创业板公司的创始人股东(国有企业持股除外)直接持有股份,总市值按8月31日的收盘价计算,接近1300亿元,占创业板总市值20%以上。

  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家族企业非常普遍。根据110多家创业板公司招股说明书的不完全统计,超过1/3的企业属于家族控股,要么以自然人的名义出现在前十大股东中,要么采取成立投资公司等方式,通过间接持股实现对公司的控制,目前的账面财富达数百亿元。其中,仅仅创业板企业的IPO就已造就300多个亿万富翁和约40个十亿级以上的富翁家族。

  “创业板成了不创即富板!”曹凤岐等学者在博客中严厉地指出。

    吴晓求:应规范原始股东形成

  “如果只是让有些人去找一个项目迅速暴富,而不是让那些长期的创业者有财富增长的机制,那这个制度的设计肯定出了问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日前在“资本市场20人论坛”上表示。

  昨日,吴晓求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创业板的制度设计亟待完善,主要应规范欲上市企业原始股东的形成。而股东减持、管理人持股、信息披露、超募资金使用等也都需要逐渐完善,“否则这样的市场将难以承受,没有持续性”,吴晓求表示。

  无独有偶,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席涛则也联名发表博文《对创业板公平和效率缺失的反思》,痛批创业板的种种乱象。

  三位教授尖锐地指出,“三高”超募导致创业者创业效率下降,甚至成了“不创即富”板———百家创业板公司平均每家超募4.8亿元,若这4.8亿元均规定存于指定账号坐收资金收益,那么按目前各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为大户理财平均年化收益率5%-8%计算,一年可创利2400万~3840万元,不用努力便可坐享收益。

  羊城晚报记者 吴海飞  

  (责任编辑:刘瑞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