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爆出手机“辐射门”事件,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密切关注。一时间,人们众说纷纭,“谈辐色变”。手机辐射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特别是那些白领阶层,使用的手机的频率远远高于其他人群。近日,一名白领“恐辐女”的“辐射日记”,受到大家前所未有的关注,成为了“辐射门”事件的导火索。
“恐辐女”因手机辐射患脑癌身心俱疲想轻生
在“恐辐女”的博文中写到,“接完电话我就觉得头好疼,一定是我得脑癌了,昨天医生不敢告诉我,我就是自杀也不要得癌症,与其被辐射搞得患癌症折磨死,不如早点解脱”。
在她的博客里,无处不散发着惶恐悲伤的情绪,我们无法判断博主是不是真的患上了脑癌,但不可否认的是,手机辐射对博主的身体和心灵已经产生了巨大的伤害。
看完“恐辐日记”后,周围的同事都纷纷担心起来。小张说,“我的生活离不开手机了,但我的身体又面临手机辐射的伤害。”小张的话道出了我们面对手机矛盾的心态:一方面,手机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另一方面,手机辐射的危害又让我们惶恐不安。据纽约时报报道,经常用手机接听电话的人患脑癌风险比普通人高300倍。也许,我们手里握的不是手机,而是手雷。面对这个让我们既爱又恨的东西,我们终究应该怎样抉择?
权威专家支招
国内电信传输研究所工程师马鑫认为,辐射是由手机天线发出来的,手机信号刚接通时,因为这时信号传输系统还不稳定,处在最大工作功能率。所以消费者在使用手机时,信号接通的瞬间最好把手机放在离头部远一点的地方。因此,使用耳机打手机电话,能最大限度的远离辐射危害。
另外,人与手机需要保持“距离之美”。手机的辐射范围是一个以手机为中心的环状带,手机与人体之间的距离决定了辐射被人体吸收的程度。因此,专家还提示,手机使用者尽量让手机远离腰、腹部,不要将手机挂在腰上或放在大衣口袋里,睡觉时手机不要放在枕头边,以避免手机与人体器官距离太近而产生辐射危害。
还有,当信号较弱和电池电量较少的时候,手机的辐射功率会相应的增加。因此,应该尽量避免在上述两种情况下使用手机。
专家认为,“辐射门”事件的产生,有其个体特殊性,大家不必惊慌失措。生活中只要注意以上几个细节,就能既享受手机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又有效地防止手机辐射对我们造成的危害。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