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使珠海人有更宽广的胸襟、更开阔的视野来面对新生事物,我们要有充足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一切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向世界展示特区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和特区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近代的珠海曾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走廊,正是这种中西文化交融的环境,培养了许多推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着名历史人物,容闳、唐国安、苏兆征、杨匏安……可谓是群星璀璨,人才济济。
物转星移,沧海桑田,在改革开放的大时代,在一国两制交汇点上的珠海又幸运地成为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珠海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历程,正是一个大胆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实践过程,“敢为天下之先”、兼容并蓄、开放多元等特征成为珠海特区主要的文化特质。
铸造珠海灿烂的文化与巨大的建设成就文化交流功不可没。
在新的历史时期,珠海肩负的文化交流使命依然重大。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决定》还提出,“加大同香港、澳门的文化加流合作,加强同台湾的各种形式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交流首先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珠海文化交流最大的优势是毗邻港澳,港澳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过去三十多年来,在发展经济方面,我们从港澳学习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其实,不只是发展经济,小到交通管理,大到社会管理,港澳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仍有不少,比如发展第三产业,比如市民的文明行为,“学不可以已”, 港澳每天都在发展和进步,他们的先进经验和专业素养,永远值得我们不断学习、追赶和超越。
文化交流也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如果说过去三十多年来我们承担的文化交流的任务主要是引进、消化、吸收的话,那么未来三十年我们承担的任务则要繁重得多,我们不但要进一步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我们还要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文化交流更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正是有不同观点的碰撞,不同文化的摩擦融合,才会激发出创新的火花,激发创造的热情、激发创作的灵感。世界各国古往今来的历史经验证明,凡是文化繁荣之地,一定是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大熔炉。只有包容不同的观点,创新才有可能。没有一个相对宽容宽松的环境,百家如何争鸣,百花如何齐放?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使珠海人有更宽广的胸襟、更开阔的视野来面对新生事物,我们要有充足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一切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向世界展示特区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和特区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珠海要因地制宜,立足毗邻港澳的优势,立足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优势,立足生态文明新特区的优势,立足科学发展示范市的优势,充分发挥横琴“一国两制第三地”创新平台的作用,大力推动珠澳文化融合,积极拓展与香港的文化交流合作,加强珠中江以及与粤西地区、西江流域城市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把珠海打造成广东乃至全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桥头堡。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