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国内外民俗专家聚焦萨满文化保护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9月5日   来源:新文化报

   

   作为中国长春·东北亚文化艺术周文化论坛的重要活动之一,昨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吉林省萨满文化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吉林第二届萨满文化研究论坛在长春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润璞,国内外40余位着名萨满文化及民俗文化专家出席论坛。

  在论坛上,各位专家就萨满文化研究的意义和方向,萨满文化研究和旅游经济相结合,以及萨满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本次论坛除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外,还将于今日到萨满文化研究基地——伊通牧情谷旅游风景区,观摩我省的萨满文化遗存,及萨满的原生态祭祀展演。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许云鹏在会上透露,萨满文化研究论坛今年是第二届,今后我们每年要在东北亚博览会期间举办一次,每年在选题上有所侧重,每年在观摩萨满展演内容上有所区别,每年论坛开完之后都要出一本论文集,把大家研究的学术成果积累起来,这也是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行为。

  会上记者了解到,我省拥有相当丰富的萨满文化遗存,目前仍有健在的老萨满。2004年在我省召开的第七届国际萨满文化研究会上,我省的萨满文化得到了国外专家的一致认可,被誉为萨满文化的活化石。近年来我省的萨满文化一直受到国内外萨满文化专家、学者的青睐和瞩目。

  “今天,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萨满文化这种原始文化形态已经在世界上濒临消亡。而我们吉林省萨满文化底蕴厚重,在民间仍然保存着比较完整的萨满文化遗存,如何把这一濒临消亡的文化形态保护和传承下去,这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义务。”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长白山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曹保明指出。

  在论坛上,专家们畅所欲言。世界上对萨满文化的研究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在国际学术界,萨满文化研究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国虽然对萨满文化的研究不过二三十年,但我国的萨满文化遗存相较于世界而言极为丰富,现仍健在的一些老萨满更是萨满文化研究的活化石,是我们研究萨满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把这些萨满文化的遗存保护、发展、利用好并使之传承下去,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