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朱卫东6日在黄山召开的全国台湾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上表示,两岸须着力推进经济、政治、社会交流三大基础工程,厚植、强化、夯实、扩大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使两岸关系发展尽可能摆脱岛内周期性政治因素等不利影响,确保两岸关系发展保持稳定、可持续发展。
他表示,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两岸应共同努力,全力加强与落实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为主体的两岸经合工程。想办法在未来几年全面释放ECFA的效应,使更多老百姓不分行业、地域都能够分享ECFA的经济红利,进而分享到两岸关系发展的和平红利,并通过这一成效培养、扩大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这一观点得到与会学者的认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所副所长陈先才说,在现阶段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政治基础不甚牢固的情势下,加强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基础的建设至关重要。
朱卫东表示,对话协商工程是确保两岸关系发展机制化的重大举措。两岸两会应充分发挥平台作用,逐步从事务性、功能性、经济议题谈判过渡到政治议题谈判。在把两会作为两岸协商对话主渠道的同时,也不排斥、不妨碍、不代替其他交流对话管道的作用,以培养增进两岸以政治互信为核心的全方位战略互信。
他还指出,应不断加强和深化以“三通”为载体,以文教为主体的两岸社会交流工程。通过两岸民众全面、深入、重点的交流连接感情,同时强化利益链接,不断增进台湾民众的文化、民族和中国人认同,逐步培养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塑造两岸共同家园的概念。
围绕强化基础的议题,与会学者展开了热烈讨论并提出具体建议。全国台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志怀表示,为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始终保持两岸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维护两岸民众与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亟需探讨如何进一步强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与民意基础。
陈先才说,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诸多基础中,政治基础具有引导两岸关系发展前景的指示性功能。在现阶段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就是要巩固双方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认知,不断深化双方对“九二共识”的认同和接受度。
“没有善意就没有民意,没有交流就没有认同,”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教******鹏说,两岸民众的交流、理解、认同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大陆方面出台惠台政策既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无的放矢;台湾一些人士也不要对ECFA等一些政策的效应求全责备、吹毛求疵。两岸双方和民众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探寻在利益上的共同点和一致性,才能更好地夯实各项基础。
全国台研会6日在黄山举行主题为“巩固和加强发展两岸关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意基础”的学术年会。研究两岸问题的约60名大陆学者就该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记者李寒芳)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