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澳门平台可助产品推至葡语国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6月23日   来源:澳门日报

  【本报讯】澳门供应商联合会会长、宏基行董事总经理叶绍文表示,中央落实澳门的葡语国家市场平台角色,且葡语国家市场相当庞大,要将某些地区的产品引入澳门、透过澳门的平台推广至其他葡语国家地区,这构想并非虚无飘缈。产品能立足澳门市场,将起示范作用,推介产品到葡语国家市场将可事半功倍。事实上,台湾等地区对葡语国家较为陌生,但有相关国家的商务专员驻紮澳门及中葡论坛常设秘书处,澳门较容易取得葡语国家的资料,产品在澳普及,即代表有机会引进至其他葡语国家市场。

   叶绍文今日亦与多家台湾食品供应商进行洽谈,当中包括面食制品厂商。他表示,该厂商产品无论包装及口感相当好,相信价格获澳门人接受,且部分面食制品在港亦有销售,只是透过贴牌加工生产(OEM)。倘若最终回覆价格满意会考虑采购,估计与现时在澳出售台湾面食制品相若,但包装及质素较适合澳门人,当然较内地或其他东南亚地区仍要高两至三成。

   另外,今次他亦有留意台湾茶叶、健康食品、咖啡、罐头鱼类产品。他指出,澳门的吞拿鱼货源主要来自泰国,除供应超市买外,最大市场是酒店和餐厅,而台湾的吞拿鱼品质不俗,亦会考虑采购推出澳门市场。至於台湾茶叶及咖啡包装较为特别,尤其是台湾咖啡在亚洲区较有名气。

   叶绍文指出,供应商在采购过程需要考虑价格、标签是否符合澳门法例及食用日期等问题。例如,面食制品的食用期六个月至两年不等,会考虑采购有效期较长的产品,使零售商销售时能够更加放心,有时亦要考虑厂商是否有意开发澳门市场,洽谈过程会研究除澳门外销售到香港或广东等地。今次洽谈过程中发现,部分台湾供应商对广东市场亦感兴趣,会考虑透过澳门踏足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