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全市县市区12个文化馆、149个文化站已经实现全部免费,烟台掀起文化设施免费浪潮;烟台大剧院一年演出超过100场,平均每周有两场以上专业艺术演出,其中20
%以上达到世界一流水平,50%以上国内一流,有力提升了城市品位;以事业为目的,以产业为手段,烟台市文化事业、产业实现了良性互动……
抓文化就是抓民生、抓和谐、抓发展。近年来,烟台市把文化建设作为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衡量尺度,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政府投入为保障,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仅“十一五”期间总投入就达到60多亿元,打造起“文化高铁”,开通了“文化动车组”,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打造成了普惠民生的大工程。
“免费大餐”福泽百姓
“上个月,我持残疾证在图书馆免费办理了借书证,这让我感受到社会对我的关爱。” 5月30日,在市图书馆阅览室里,市民杨海燕拿着自己的借书证说,她每周都会来借、还书一次,“感觉就像走在了‘春天里’……”
在图书馆阅览室,记者发现埋头书海的读者,有的是聋哑人、有的则拄着拐杖。这些残疾人和杨海燕一样,享受着持残疾证免费办理借书证的优惠。 不仅如此,为给更多的市民提供方便,市图书馆还开通了网络图书馆,对所有登录网络图书馆的读者免费开放。“轻点鼠标,上百万册图书免费看。”市图书馆副馆长姜瑞珍说。
文化设施对公众免费开放,免费文化大餐福泽百姓,烟台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按照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出台的规定,2011年底前,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烟台则在今年1月底,全市6个区7个县级市1个县共12个文化馆、149个文化站已经实现全部免费,13家图书馆也不同程度地推出了多项减免费用的举措,文化设施的“免费时代”在烟台蔚然成风。
“免费文化餐”,港城上桌已多年。早在2003年,市美术博物馆已完全对公众免费开放,截至目前,美术博物馆每年举办的各类书法、绘画、民俗展览均在60场以上,单个展览平均展出时间长达5—6天,从正月初一到腊月三十,展览“无缝覆盖”、市民“零门槛”进入。“免费”并不意味着低质量,除自80年代陆续入馆收藏的黄胄、刘海粟、王雪涛等名家作品日常展出外,还邀请多位国内一流名家大师亲临港城,推出了多场具备鲜明地域特色的展览。
不仅如此,烟台市还制定财政补贴和管理办法,大力推行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市民开放,在所有公共文化场所都建设无障碍设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村村通”,各基层服务点都具备了公共电子阅览室、视频剧场、网上图书馆三项功能,为广大群众提供免费便捷的文化服务。
文化活动提升城市品位
5月6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剧目《大梦敦煌》在烟台大剧院上演;5月26日,阿塞拜疆国家艺术团来烟献演;5月31日,中国儿艺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让烟台孩子们在儿童节前纷纷走进大剧院……在“建筑设施一流,运营管理一流,艺术活动一流”的市文化中心,众多国际水准和国内优秀文艺院团的高雅艺术给港城市民带来了震撼视听盛宴。去年,大剧院的演出超过100场,平均每周有两场以上专业艺术演出,其中包括《胡桃夹子》、《宝莱坞商人》、《天鹅湖》等一大批世界一流剧目, 20%以上达到世界一流水平,50%以上国内一流。
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让百姓切身感受到“文化高铁”所带来的幸福感。市民在家门口享受到国内外高雅艺术带来的视听盛宴,提升着市民观众的文化素质与艺术修养,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着城市的品位。
在2011年元旦到来之际,中央民族乐团、奥地利施特劳斯乐团、美国爱乐乐团和莫斯科国立交响乐团带来的新春音乐会“扎堆“上演。艺术的舞台,也成为展示城市文明的窗口。
美国爱乐乐团的艺术家们在演出结束后,一连用了3个“想不到”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想不到中国有烟台这么美丽的城市,想不到烟台有这么高档的文化设施,想不到烟台有这么高素质的市民。
“我是第一次来烟台,来烟台之前,我曾三番五次地问过我的中国朋友,烟台乐迷究竟最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可没想到烟台的乐迷会这么快与我们达成默契,产生共鸣。”美国爱乐乐团指挥加布里埃尔·萨卡克尼笑容可掬地说。看得出,很享受演出的可不止是烟台乐迷!
同时,烟台市还积极打造“专业艺术院团演出季”文化品牌。市区演出场所不断扩大,演出场次大幅度提升,2010年市区各类专业艺术演出已达170场,真正做到了“天天有展览,周周有演出,月月有主题,欢乐伴全年”。
群众文化活动方面,烟台市城乡目前普遍成立了文艺表演队、庄户剧团、票友俱乐部、书画社、健身队、秧歌队、文化联谊会等文化组织,比较活跃的文化团队有5000多个。“社区文化乐万家”、“好歌大家唱”、“放歌烟台”等广场活动被命名为山东省社会文化活动知名品牌。通过这些品牌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村镇文化、军营文化、家庭文化交汇融合的和谐氛围。
文化事业产业“两手抓”
“发展文化事业,培育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收获文化产业。”在烟台市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处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坚持了以事业为目的,以产业为手段,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
建设文化大市、文化强市,首先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要坚持政府主导、体现公益、扩大供给,立足于确保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
公益文化项目推介会,是烟台市发展事业培育产业、繁荣事业收获产业打造的一块“金字招牌”。烟台市激励全社会广泛参与,引入市场机制,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参与文化建设,做足做活公益文化项目推介这篇文章,实现了“公益文化社会办,繁荣文化为社会”。
自2003年以来,烟台市以“政府协调,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受益”的模式,把文化资源整合成项目,面向社会推介,连续举办八届公益文化项目推介会,策划推介舞台表演、广场活动、艺术创作、书画展览、电影放映、文物保护利用、文化设施建设等文化项目1650个,合作成功1158个,实际利用企业和社会资金1.6亿元,使得大量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开展起来,还吸纳社会资金建设了张裕国际酒文化博物馆、钟表博物馆、锁具博物馆、京剧博物馆、啤酒博物馆、黄金博物馆等一批行业特色博物馆和美术展馆、书画院等,走出了一条运用市场机制发展公益文化的路子,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在资源整合、市场运作和社会共享上的良性循环。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