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软实力”。
“十二五”的宏伟蓝图已经拉开,在这个合肥经济发展的“黄金五年”,思想文化工作迎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合肥加速崛起的时代进程中,思想文化工作将成为合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并为合肥朝着区域性特大城市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文化保证。
文化产业将占到10%左右
“十二五”时期,合肥将努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迈上新台阶。“十二五”文化产业的发展,要立足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全国有影响的区域性特大城市的实际需要,围绕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坚持不懈地深化扩大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力争到“十二五”末,把合肥建设成区域性文化产业发展中心,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500亿—600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8%—10%,成为全市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全国将有更多“合肥声音”
形象也是生产力。在“十二五”期间,合肥市将紧扣“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主题,大力开展“大建设”、“森林合肥”、市第十次党代会、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试验区及合肥经济圈建设等系列对外宣传活动,唱响合肥迈向区域性特大城市的豪迈旋律。
同时,合肥将进一步完善重大主题、重要活动、重大典型宣传的策划机制,推出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重点报道。进一步完善新闻通气会、新闻阅评、新闻责任追究等制度,探索建立舆论引导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完善舆论监督、热点引导管理机制,切实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对于网络等新媒体,在“十二五”期间,合肥将精心组织好重大活动的网上正面宣传。适应“自媒体”时代网络宣传管理的规律性要求,推进新媒体资源整合,形成良性互动,巩固和发展网上主流舆论。
高层论坛将会越来越多
今后五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为理论武装工作的重中之重,着眼于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进一步加强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
一批理论宣传普及的讲座、论坛将广泛开展。如继续办好“百名党员集中讲”、“书记讲党课”等活动,继续办好合肥日报理论版、理论广播讲座,广泛深入宣讲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二五”发展规划,扎实推进“理论政策下基层”。
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将广泛开展理论研讨活动。强化对策应用研究,发布《合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年度社科规划课题,开展“特大城市建设与区域发展”专题研讨,举办“社会管理创新”高层论坛,力争推出一批对策应用成果。
努力构建“一刻钟文化圈”
为实现“十二五”末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合肥将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继续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着力构建“一刻钟文化圈”,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今年合肥将精心办好第20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合肥(国际)合唱节等精品文艺活动,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出台文艺精品创作奖励办法,引导各种要素向精品创作生产集聚,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合肥风格、体现合肥特色、展示合肥气派的精品力作。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