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9日,《宋城千古情》的缔造者杭州宋城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旅游演艺第一股。
“相对于当前旅游行业上市公司的集体控股形式来说,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旅游文化投资公司,宋城股份开启了这一行业民营资本上市运作的典范。”对于宋城股份的上市,业内人士给予高度认可。
目前,作为中国文化企业30强,宋城股份主要业务板块包括了文化类主题公园宋城景区和游乐类主题公园杭州乐园。2010年1月至9月,该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达到34193万元和1435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6.31%和100.11%。其中,宋城景区的核心产品《宋城千古情》在连续演出13年后,仍表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
长期以来,主题公园经营和旅游演出举步维艰的难题,始终困扰着国内不少旅游景区和企业。而《宋城千古情》缘何可以一演13年且常演不衰?这台戏如何撑起了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1997年3月,一台名为《宋城千古情》的大型旅游演艺秀正式与观众见面。这台由宋城股份公司精心打造的演艺秀,以杭州地区历史文化、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为主线,精选了《白蛇传》、《梁祝》和岳飞抗金等观众耳熟能详的故事元素,高度凝练了杭州当地民俗文化和南宋历史的精粹。
与国内其他一些主题公园推出的系列文化演艺项目依附于景区、采取免费演出或象征性收费的方式不同,宋城股份探索出了“主题公园+旅游文化演艺”的业务模式:一台文化元素丰富、剧目编排和节目变化灵活的旅游演艺节目与主题公园相结合,二者互为表里,互相促进,既有效提升了主题公园的文化内涵,又为旅游文化演艺节目构建了层次丰富的游历氛围。同行给予的评价是:“《宋城千古情》是一个明星,有了景区的涵养,这台戏更加丰满。”如今,献演十三载的《宋城千古情》已累计演出1.1万余场,接待观众逾2500万人次,成为目前世界上年演出场次最多和观众接待量最大的剧场演出。
《宋城千古情》的生命力之所以能如此持久和旺盛,除了与杭州打造“休闲之都”的定位良好结合外,坚持“深挖一口井”、潜心打造企业和产品品牌,突出独创性、差异性,是宋城股份在旅游文化演艺领域获得成功的主要经验。
宋城股份围绕“主题公园+旅游文化演艺”的主营业务深度挖掘,已经培养出了自己的舞蹈、服装、道具、编导等专业创意团队,成熟的主题公园设计创新团队,以及专业、高效的营销团队,能够主导完整产业链上各项业务的创新工作。宋城股份总裁张娴告诉记者,由于掌握了自主创新的主动权,宋城股份可以在整个经营过程和各个业务环节中,随时根据游客的反馈、行业和市场热点的最新变化以及编创人员新颖的创意和思路来进行园区规划、节目编排和营销策略等方面的改进和创新。
此外,宋城股份扎根于客源庞大的全国黄金旅游目的地城市杭州,在选址上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偶然性与不确定性。“旅游文化演艺的一大特点,就是受众是随时更新的,这种不断变化的受众面给宋城景区带来了持续的新鲜血液。”宋城股份常务副总裁邱晓军说。从2007年至今,宋城股份主营业务毛利率均超过了75%。这种高成长性、可持续性,是宋城股份选择在创业板上市的原因之一。
据宋城股份招股说明书披露,公司欲用2.17亿元投资于动漫乐园,3.13亿元投资于杭州乐园,0.7亿元用于改造宋城景区基础设施。据记者了解,宋城股份已在上市之前用自有资金完成了对杭州乐园、动漫乐园募投项目硬体的收购,并完成了两台演出的创作编排。
未来,在杭州地区宋城股份将拥有宋城景区、杭州乐园、动漫乐园3个服务功能不同、面对的客户群体不同的主题公园,3台主题风格迥异的大型原创旅游演艺节目,实现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客户群体的全方位覆盖。
宋城的脚步并不仅仅止步于此。以“宋城”再造“宋城”,这种确定性使得一些机构投资者非常看好宋城股份的前景。不少投资机构认为,“主题公园+旅游文化演艺”这种较为成熟的运作模式完全可以得到复制。
在跨区域复制与推广主营模式的问题上,宋城股份显示出了强大的自信心。据张娴介绍,未来,宋城股份将在三亚等全国一线旅游目的地城市打造系列主题公园和旅游文化演艺精品项目,将公司打造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和成长性的旅游文化企业之一。
正如华谊兄弟的上市带动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大繁荣,业内人士认为,宋城股份的上市对中国旅游演艺行业也将起到巨大的示范作用。通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优化效应,使得民营旅游文化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对国有院团的深化改革也会起到促进作用,真正在旅游演艺行业树立行业标杆。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